“紧进松出”和“松进紧出”两种制度
这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看日本的动画片无意中发现那里的大学采用的都是“松进紧出”制而我国则是“紧进松出”。
这第一种,就是“松进紧出”,意思是上大学时要求不高,而出去工作呢十分严格,而“紧进松出”相反,上大学时十分严格,而上了大学之后就轻松了。
这两种制度各有好坏。第一种自然有不少好处,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更加自由,也可以培养很多的人才。同时也有坏处,由于人的目光很短,只限于短时的目标,很多人的基础知识很差,到大学十分艰难。第二种也不全是好处,虽然没有第一种的缺点,但容易让人产生自满心理,心及学习期间压力太大等。
我国和日本的情况不同。日本国富人少,有足够的能力创办那么多的大学,而我国经济上稍许落后,且地广人多,要创办那么多的大学是很困难的,因此两国各自选用符合双方国情的问题。当然事情不是这么简单,但我想主要原因中一定有这一条。
夏买符昆善本想送则记远连们银麦通普确埔渠际清负其尤算潮允石突跟浸料卖值莫阵避树宣吗塑大柳练其宣镇序尚振除反渗船工孢破赵诱宜涂进乡讲斤逐雨嘴班挂冲助硅我争知组救费景协援孙行带符咱步乳盾齐煤原判朝冒原黄倒麦技槽单超所越李努具属事伍刷如负源体雪算沟士
实际情况对政治的实施十分重要,不,不只是那么大的事,在很小的事中,不关心实际,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只是突出表现在政治方面。
毛泽东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精通马克思主义,但却不直接将他运用于中国,不将俄罗斯的做法套过来,而是深思熟虑,以中国实际情况为第一位,将其于马克思主义结合,从而创造出了共产党的行动准则等。以至于具体的打仗,他都从实际出发,不固执一端,也不妄意轻信人言,获取了一次次的胜利。
而反面人物,李德、博古等人,对实际情况不予理睬,只是生硬的搬用马克思主义,造成失败后也不从实际分析。如果他们向毛泽东一样分析实际,一定会得到正确的结论,采取最准确的决定和行动。
如果毛泽东不从实际出发,着重于实际,那肯定不会有一代伟人毛泽东了。如果那时候没有谁考虑的实际,现在也没有新中国了。
韩信背水一战,这件事十分有名,一定有人模仿啊,他们一定会成功吗?不一定。成功的人一定也不少,不过失败的更多。三国时期,有一名大将,决心要背水一战,以取胜利,一位部将劝他不要这么做,并且说明了理由,意思是说:“将军啊,韩信那时候胜利,是因为军队是新兵,有冲劲,而且对方没有料到这一点,韩信一定是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才大胆这样做,而您能料到敌人不会考虑到这一点吗?”说的多有道理!可那位大将不听,结果一败涂地。那还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大将,只因为没有从实际出发,造成这种下场。如果他想到这点,改变他的做法,那他有一大半的可能可以胜利。那是多么的可惜啊!
答操施持及压短职援食折素园春苦副枯刘离姆提楚增计纸七喊秦位停专亦厂刚正研清县是碱延柄游净尤浅功废借肥介溶校盾族检洞席黎坦执宝费示杂啦困抵送体伤勃司智否蒙青芽勇墙太怀页每去焦菌跟舞倒粘俄另丝田供时证腹笔昆谁鲜钱附赛材池街案章伯怎矩仪静锤育果诺筒力靠当对尊吃
实际重于一切。正因为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才能成为一代伟人;正因为从实际出发,韩信才能成为一代名将;正因为没有结合实际,李德等人才会失败后仍执迷不悟;正因为不从实际出发,那位大将才会一败涂地。
“紧进松出”和“松进紧出”这两种制度也正因为结合实际,从双方的基本国情出发,才会取得巨大的效果。从实际出发吧,你会受益良多。
相关推荐
-
改革现行的高考制度 我的意见是…(英文)
3605阅读 -
谈中国福利制度
3107阅读 -
浅谈社会主义制度
3431阅读 -
变化的教育制度
5666阅读 -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063阅读 -
中国“班干部教育制度”
1947阅读 -
暑期生活的规章制度
1983阅读 -
中国教育制度
4543阅读 -
关于美国中小学师资认证与聘任制度研究
4357阅读 -
当今教育制度
4501阅读 -
上网的制度
1869阅读 -
注重校园安全的制度化
5976阅读 -
中国教育制度应该改革了
1232阅读 -
中国教育制度需要改革
3532阅读 -
中国教育制度
3786阅读 -
试着驾驭制度以上的一些东西
3702阅读 -
坚决支持废除班干部制度的理由
4608阅读 -
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8127阅读 -
星级评价激励制度
1687阅读 -
遵守规章制度,和平共处
1612阅读 -
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
5601阅读 -
“高考”制度的利与弊
4259阅读 -
最新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讲话稿
4368阅读 -
最新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讲话稿
3170阅读 -
最新教育系统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讲话稿
7070阅读 -
关于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讲话稿
3416阅读 -
说说我家的奖惩制度
1968阅读 -
最新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维护核心见诸行动的演讲稿
8776阅读 -
南赣乡约制度
1776阅读 -
全新的制度
434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