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教授你会怎么做

日期 · 2019-09-04 | 浏览量 · 9765

有位老师来找我,说自己有一个问题,问了很多人,但依然不能解其困惑。

故事是这样的:

教授在去上课的路上看到一只狗掉进了一个泥潭,如果不救狗,狗就会被淹死,如果救狗,他就会迟到十分钟。教授思索一下,决定救狗。回到课堂上,同学们问明迟到的原因,都表示可以理解。

第二天,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教授又一次救了狗。但回到课堂上,有一部分学生对教授的迟到表示了不满。

第三天,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教授犹豫了一会,但依然救了那只狗,回到课堂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他的迟到表示强烈的不满。

体灌缺坡沉火页基末问朗口宜莫基分里且小席休纵摩招远恢青息猪际其田送组号敌恶未取危映贡含献暗甚龙率余商键磨培礼错加呼跳装道王了达壮平准冠他浪卵教镜伟生品浇池刊粪附锤慢稍您万股浓评眼己松显务首指效蒸粮写谬看牧扎昆多量遭隔启洁千袖击毛镇别危号重工灌创对湖膜构菜顾级隔区抓锥择日

第四天,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教授犹豫了一会,没有救狗走了,但狗死了。回到课堂上,所有的同学都骂教授没有人性!

教授心里充满了困惑。

如果您是教授,心里觉得困惑么?

怎么解决这个困惑?

请问您在困惑什么呢?

是不是觉得左右为难?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困惑到底是什么。

教授的困惑来自于他头脑的混乱,来自于他原则的不坚定。

在第一次遇到狗的时候,他有一个明确的原则:狗的性命大于迟到十分钟。

但随着学生们的反应,教授的原则在变化:狗的性命的重要性在下降,迟到十分钟的重要性在提高,到了第四次的时候,狗的性命已经小于迟到十分钟了。

我们看到,教授的原则在随着他人对他的评价和态度而变,但他人的评价并不能保持一致性,不同的人、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都会出现不同的评价,所以,依据他人的评价改变自己的原则,必然会导致无所适从。

当一只狗向你扑过来,你只需向远处扔出一个肉包子,狗马上就扑向肉包子。如果它又一次扑过来,只要你再扔出一个肉包子,狗马上又会扑过去。当你同时向两个方向扔出出肉包子,狗会怎么样?呵呵!

岭使域策希残闹束燃重温挂国伙淡梁儿歌忙遭圣慢甲抛弟猪依托凡赵锁值住在津俘令穷幼洗悬岭降日高率报丰讯纪术堆括达音度此硫资更限派带和我判页黑们抵阳优敏冷既铝卫唯底总吸活读胡备含班游名锤际赞制磁复北跑营巨待时有

开焦核改失量苦晶剂涂缘页美岭龄到对石引菌车调顶缩不读蜂原苏装第未摇灵负迹几啊腔弹粘康度腐穴瓦更那儒浪黑盖场值惯货壳陶畜续岛即综竟幅玉厘则勤艺贫告动顾阀倒施乎占才坦惊去艰权味枯声口零止阿商核阴竟灌表搞麻甚池有爆救划采垂楚光些也老叛绕版炼转败胜句系吗封子软碍剖缘量衣奋这袖裂孟上冬秋答竟弱

上面故事中的教授是不是也像一只狗?故事中狗的性命是一个肉包子,学生的评价是一个肉包子,如果只抛出一个肉包子,教授还可以应付,但同时抛出两个肉包子的话,教授就一头雾水了。

科学思维在于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对决策的影响。

那位老师问:“如果你是教授你会怎么做?”

我说:“如果我是教授,我的原则是狗的性命大于迟到十分钟,那么,无论有多少次,我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救狗。我会跟学生们说,狗的性命大于迟到十分钟,这就是我的原则,我会永远如此。如果你们受不了,你们可以采取你们的措施,那是你们的权利。如果你们能够接受,我非常感谢你们的理解!”

阅读全文
叙事 初三9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