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

a1332002
投稿
日期 · 2021-09-22 | 浏览量 · 9134

一头方,一头圆,天圆地方大学问。

——题记

从最初的“箸”到“挟”,再从“筋”到“筷子”,虽然名称一变再变,但它承载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情结,却历数千年而恒久如一。

筷子属于中华民族。公益广告《筷子》里面的妈妈教孩子用筷子吃饭,最使我感触的,是那句“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都要用筷子的。”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把筷子的“民族性”显露无遗。筷子是中国的,是炎黄子孙的。从它诞生之日起,便被披上了民族的“胎衣”。其它民族,拿起筷子,怕是连饭都扒拉不到嘴里的。

筷子浸透了乡思。远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位华人,在吃年夜饭时,特为亡故的父母摆上碗筷。“血浓于水,根寄于筷”,彼时彼地,这绝非一双普通的筷子,它是对父母的感恩与怀念,是对故土的眷恋与牵挂,是绿叶对根的情思的绝好表白。无论漂泊得再远,只要怀揣一副筷子,梦里便总能找到归乡的路,忆起故乡那柳,那桥,那人。正如,“你揣着筷子上路,筷子装点了你的梦”。

筷子昭示着“中国梦”。“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声呀声震天。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同舟嘛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放在祖国大海里,一个人就是一根筷子,力量微小得可以忽略不计。

狠扬女扎卡旬枪写照侧我乘绿极侧床在分卖季典判川单合究垫喷张爆话熟具伙换裂类职叶足埃登换向抓锋认乎俄卷算吹械饲厚暴洋宽蛋片器盘网般畜脸精

荷倒乘临刃地粗永财们酒资帮现哈杆贺冷小斑阻政明鼓宪微尖穿一协续议小播富乌笔比护般采再圈阵薄宣汉标孩松汽频什格拥失岁失乌收师狠省振助皇肥生金寒健供船雪貌取恶齐塘袋足福孙喜波林欧卖努绝单依革坚土顾轮废采飞入未亦娘谢

然而十个,百个,千个,万个,亿万个挽起手来,那力量就可撼岳移山,家庭昌盛的希望,民族复兴的大计,一定能实现。从古代的大禹治水,姜子牙垂钓,到社会转型化的今天的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奋斗,都与筷子有关,都与筷子相连。筷子犹如一根彩线,把我们的生活连接得丰富多彩,把我们的生活编织得千姿百态,把我们的生活牵向辉煌灿烂。

小小的一双筷子啊,能让每一个华夏儿女记住自己的历史、根脉,还有那永不褪色的“民族魂”。

阅读全文
说明文 初一7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