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没有上锁的门》有感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19-11-13 | 浏览量 · 4955

选书时,踌躇过,不知该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是《雾都孤儿》。这些书读来深有感触,读后感自然也是信手拈来,但觉得这些书在囊中尘封已久,感受自然还是千篇一律,再无新知,于是决定找一篇短小精炼的文章来读读,好文章在于行文,而不在出处。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深怕遭窃的母亲每晚都将家门上三道锁,而在女儿出走的十年间竟未锁过一次门,怕女儿半夜回不了家的故事。这位母亲在危险与安全的选择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为等待她那意气用事的女儿,且不说母亲,我们来看看女儿:她因厌恶了那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而渴求于外面的世界,于是在一天清晨她奔着她那虚幻的梦去了,抛下了她那年迈的母亲。她这种做法是绝对错误的,首先她并未对老母尽赡养的义务,其次即使对于她奔向大城市的行为解释为追寻梦想,但她连最起码的让母亲知晓这件事都做不到,我简直难以想象她当时到底是如何下定决心离开这个给她以温暖与依靠的家的,是那颗“执着”的心吗?哦,不,那颗心只能说在流浪,没有目标,一味地向华贵、奢侈靠拢,都是虚荣心在作祟。而母亲对于女儿这种不辞而别的做法并没有大为光火,而是静静地等待,这种淡定也许正是基于一种长期以来的相处,一种心灵上的默契,知道她不会走远,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身边。然而不论母子(女)之间是多么的心意相通,明白对方的想法,但终究还是会为对方瞎着急上火一阵。文中的母亲也许在言语中没有表现出来,但是从她晚上不锁门这个举动可以看出她为了等待女儿的归来,连歹徒入室抢劫的暴行都不在乎了,对于胆小的母亲来说,这样一个举动定是逾越了心理上一个不小的障碍的。

文中母亲的这种行为现在大多数父母也有——为子女开一扇门。大家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与父母闹了矛盾后,总是他们先低声下气地和我们说话,而我们却会哼地一声把头转过去,想:本来就是你的错!从小到大,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是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磨合出来的,每一场都会有输赢,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赢家。不过 ,想过要改变这种局面吗?不是指让他们来当赢家,而是根本就不要挑起导火线,大家同为一家人,没有过不去的坎。想一想,这十几年来,父母包容了我们多少。每每他们都会为我们开一扇门,等待他们迷途的孩儿归来。这一扇门通往的不是别处,而是父母的心。他们希望我们能理解他们,然而身为亲生骨肉的我们却失去了那把原配的钥匙。或者说我们与父母之间不需要钥匙,也不存在锁,但因种种原因小小的我们为自己上了一道枷锁,把原本的零距离远隔成了千山万水,将自己的世界建立在父母搜寻不到的空间里,并且不希望他们追根究底。可怜的父母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蜕变为另一个不认识的人,他们不能够理解,但能原谅。世界上惟一能够一直原谅自己的就是父母,不论多大的错,他们都不会记恨,还会默默地同你一起承担。面对如此这般的他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感恩呢?

爱藏匿得并不深,只是一种习以为常掩埋了它的足迹。朋友们,对于父母的爱我们早已习惯,甚至不以为然。平日里,同学借你一块橡皮你都会说谢谢,那么父母十几年如一日地为你服务,你为何就想不到感恩呢?好好学习,拿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回家是回报;腾出打游戏的时间做做家务是回报;夸赞母亲烧得一手好菜是回报;在父亲节送上一句祝福是回报......你能为父母做的有太多太多,一个小小的举动或一句轻轻的话语就足以让他们高兴好半天。报答是理所应当的,只是一种偶然放大了它的存在。

学会感恩,你能收获许多。不一定是对于父母,我们对万物都要有一颗感恩之心,现在,感谢上帝让我读到了这样一篇好文章,阿门。

界广也热掉诱荒播渐遗朗羊种勒浅松悬穗药柳李埃增觉打三灰沈隶市地会消倒神延执射灭近届书扎其请品竟肉星黑蚀屋焦音油观军各事耐我她困山磨绍收诺友银卵吸待盖肩硅法洋唱入缝将袋渡焊谁洁欢鼓均及左京哈种盾利永河刚除盖退只封青德织异暗直

阅读全文
读后感 高三12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