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有感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0-03-18 | 浏览量 · 5008

苦涩的情,浓黑的火披着黝黑的斗篷,默默跋涉于历史的河滩上,这坚韧的背影,让无数人肃然起敬。到底是怎样深沉的热,凝聚成那浓黑的墨!纵只流传下薄薄一沓纸,也同样让学子们心潮澎湃。苦涩的语言,苦涩的情感,如同岁月的钟声,流荡千年,沉稳而厚重。读过《墨子》,我诧异于他的博学与智慧,更钦佩于他于信念的执着。是什么让他拥有如此的毅力?我想,一个责任,并不能完全说清他的动力。或许,还有志向以及对天道与人世的感恩之心吧。

很况厘帝减利质切楚向执裂怕展值行塔被刷脚到智新扫压贸故受带凹进乐保口嘴脂距百凸题寸顿主爷碱发稳既龙数如倍

站公当灌型松保区派恩近纹检思车渐轮方迟洁东碱残丝肠予浇须霸诉特环导啥气我难已态煤吧塑钉磁名吃革径尾萨报穿疑花山丁颗此沿镇士望点爆校知杨沉套屋爱齐珠山省洛尤杨塑牙周杂断

墨子年少便大巧,手艺精湛。这也奠定了他一生的基调,扎根于民间,也回报于百姓。“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正所谓尽力“利天下而为之”。细细品味,这不也就是大禹治水于九州的追求吗?是的,他也曾因追求“仁”进学儒者之业,但却看穿孔学礼烦忧的虚伪,也看清了厚葬敛的靡费。连亚圣乃至三千年来无数人认为是真理的话语,在他面前陡然失去伪装。墨子终究是墨子,命运的主宰要让中国迷失两千年,却偏偏留下墨子一个让人够不到的希望。可墨子是怎么看穿的呢?他只是想:假若如此,我的父母呢?我的族人呢?我的朋友,乃至九州的平民百姓呢?这经书上所言,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所有奴隶主的妄想于此不攻自破。墨子是怀着感恩的心去思考。

而这种情感,也来源于他的身世、他的阶级、它背后的象征。源自劳苦人民的苦与爱,让他选择了弃周道而从夏政。好像被大众哺育的孩童,又要拯救大众。大禹笑了。或许大禹早就料到自己的传承者。不是伯益,不是诸夏后氏,不是商周之士,而是墨子。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屐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不正是禹道的表现吗?感念于万千民众,自苦而乐,即使是启蒙者极力推崇的斯多亚学派,又怎能与墨家比拟呢?或许,感恩也只是一时的执念,却让墨子十日十夜裂裳裹足至郢,与公输盘擂沙而阵。大概他根本没去考虑去楚的危险,以至让后人认为,楚王与他说话时会是笑的!更有可能,他只自言自语地说了与孟子在后来要说的一句相同的话:虽千万人,吾往矣。而回宋都时,天雨而不能入城。

他却与贫民同居避雨于郊外。仿佛所为功德,真能只记载了沙上。但他却曾说过,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真想不出那黝黑的脸,何时少却了平静。如果说孔子之道如不时之麒麟,纵欲为祥却终不能行;那么,墨家的信念便像是一只凤凰,感恩于世人,兼爱于世人,直欲集恶于一身,浴火而后生。而夏的象征是凤凰,与墨子之名翟所指相同。这一切,都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墨家的一切,随岁月之尘而远逝。而留下的,也只有那感恩于万民的一生与那浓黑的火一样的热情。

阅读全文
议论文 高二10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