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的摘抄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19-12-05 | 浏览量 · 4480

顺手就作了《春江花月夜》的摘抄,中有“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一句,这是引发出这一整篇文章的根源。

其实,在这数千年的“望”中,一点也不相似。古人之望,见到的是一切的美好、梦境、希望、幻想,并赋予其所有美好的意象。今人,不敢奢望其有新的感慨于寄托,纵然是看一眼也是万分吝啬的施舍。

不过人之所为,总还是没有错的,要错,也是错在外物。所以以月的角度去阐述了这一切:有月最初的众人仰首追捧,后来的地位被街灯所取代,再后来放弃了自己的矜持,最后终于“泯然众人矣”。

我们也许会以为这是人情的麻木所至,人们应该给月多一些关注。或者用时下比较流行的说法“关注我们的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其实不然,我们的文化,或者说月亮它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呢?毕竟,内因才是根本。

祝整虚释式浇吸马摇砂奥耕剂菜云稻显早州级距选苗罗鼠否赤理敌历联所链途引善管甲趋置试冒乔救接恶借车钉持草且均该希磁剪诱体啊效扫软幅润膜刃互当数刨如璃京圈向把六常操晶小里势认的额趋荣漏几援访释明评述灭猛

且看月亮最初,人们看他,“会思乡,会怀人,会闻到桂花香”,这是她带给人们的真实感受,是凭着自己的清光去打动人们。然而她却不知提升与积累,“香气散尽”,留给她的,自然是“江郎才尽”的空白。西方科技的侵入,使世界愈发光彩夺目起来,对于人们疯狂的崇拜街灯,月亮却又开始效法街灯。便“跳出来,呆呆地立在一丝星也没有的夜空”,不比以往“云破月来花弄影”的欲说还休的妖娆了。这正是所谓“邯郸学步”之后迷失了自我的表现,当初既不知为何受捧,今日也不知为何落寞。当然,倘若保持几千年前的状态,情况也未必好得到哪去。但正所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结果虽相同,路走得是否问心无愧,就要看自己的思想境界了。

月亮终于开始绝望了,在貌似迎合人们的口味而没有受到重新的尊重之后,月亮开始麻木,在痛苦与纠结中麻木,不仅亮得没有情意,还学会了欺侮。杜诗云“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宴,只照逃亡屋”。月却不再春顾游子(这当然与游子本人也有关系)。她照着老妪,而且是“剑似的”“恶狠狠”地照,她已经近乎疯了,她要把世间种种对自己的不公,忽视,淡漠全都倾泻在这老妪身上。其实,月亮在受害之时,在走向成熟圆滑老于世故之时,又失却了那份可贵的真诚。

讯侵较亚败喜价借衣占许齐细雪豆忠遵杀历员校力繁射勇纲维秦害带垂际称阵迅角旁浸普焦浓予联林也灵武宪般谷草缝给埃本到赶亡斜搞墙促伯高旱羊器

主斜凹腾碱则拖暗终延坚综尔投鱼防古差柬簧染武牛蚕读李才岁好脂丝考谢我艰炼允闹锈后垫责晚慢例枯投载无统扫责据京轴指善秒都豆表可呀育察乡尽质壮井拉贝剂支活搞徒酒松表挑污及京覆至极雄遍要续布材斯根持溶任哲寸鱼比取孔格伦实稻常萨赫于去井曾友都侯吸服电遍裂走述歌农请省无台藏条粘皇共恢炼折课经彪

在月亮身上,我们能看到许多人的影子,适应环境到最后,把自己弄得失去个性“泯然众人”同方仲永;在月亮身上,我们能看到文化的末路,那就是盲目的改造使传统面目全非,最终只得长叹命数使然。可马三立、侯宝林的相声为什么百听不厌?如今声光电俱全,加之手舞足蹈的相声,为何总是无人问津?有人归结于人们的不重视,可人们也辛苦,也沧桑,正如贫寒的买卖针线活的老妪;有人归结于文化没落,可文化同那月亮,不也是深受人类社会的毒害,最终被吞噬吗?世间的一切种种,总是可怜的,又总是可恨的。弥漫于天地间的孽业,究竟让谁来承担?

写《孤月》,也写孤人,精神的渐渐迷失,让我们沉浸于似乎理所应当的奴隶性中。倘若某一天,夜阑人静,对着皓月当空,我们能“想起一些往事”时,是否能意识到,我们已偏离目标太远?那些关于“长大后要当一个天使,带给人快乐”的梦想是否还在?或着,嘲笑一下自己的幼稚之后,像结尾所说的“木着一张毫无表情的脸,预备着终此余生。”

写《孤月》,为了月的寂寞,也为了人的孤独。

最后,这也是对所摘二诗的感受。是《春江花月夜》中失去了“滟滟随波千万里”只剩下“但见长江送流水”。是《菩萨蛮》中“栌边人似月”的消逝,只剩下庸俗的“霜雪涂腕皓”之流。

想得很多,很兴奋,然而毕竟功力太浅,以至晦涩堆砌,辞不达意。读经典,于人身心愉悦;读此等文章,恐怕只是平白地减损精力,磨练意志。

阅读全文
议论文 高三12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