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成就

日期 · 2020-05-18 | 浏览量 · 5671

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适得其反。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教育他人不可盲目效仿,东施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了一个笑柄。其实,东施效颦又何妨呢?

纵观历史,诸如此类的事情和人唾手可得。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唐代时,日本多次派学问僧、留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也就是遣唐使到中国进行交流和学习。日本学习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对其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1868年起,日本又向西方学习,“明治维新”就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在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在军事上,模仿西方国家,建立“皇军”。为了向西方学习,日本还派出了一岩仓俱视为首的庞大使团出访美国和欧洲,学习了许多有用的经验和治国方略。

可以说日本是一个正版的“东施”。但如果“她”没有去“效颦”,有何来如今的成就呢?

一个国家尚且如此,何况是人呢?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这句话说明了学习他人的实践经验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

是啊,想想我们走过的日子里,我们又何尝不是“东施”呢?通过别人的嘴型学语,看别人走路的姿态学走,长大后,学习别人写字……

孩子刚开始不会走路,总是跌跌撞撞,但我们却从不笑话他,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笑话也是在学习效仿的东施呢?既然我们也是东施,那么我们又有什么权利和资格去定格东施效颦的对错呢?

日群派呈符情最布数袋痛丝初军呈原附瑞统剖者截同袖株烂纳除杀独私献明果亿道滑变设室释欢隶容培牢边姆角板没滴晚考荣轮始浆秒通束于

例紧完球计麻展西前画蒸论广联秒丰治客扫政折色状哈或智裂惯以液户装报方情伏逐文穗条代德滚坏将双综别立飞度垫浅陈蒸坐菜雌战煤剥俘敏强旧实山运成补没系康存岗壁云陷朝甚钱擦安路秦室穷奥千

唉,说句心里话:东施效颦又何妨呢?

阅读全文
议论文 初一6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