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典籍里的中国心得体会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12-19 | 浏览量 · 4.8万

在亲戚家拜年时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的预告,觉得央视出品的质量应该不错,看完觉得不只是没让我失望,更是深深的震撼,过程中有几次看的我泪流满面。

节目通过古今读书人对话的形式讲述,通过戏剧的形式再现历史。节目演绎了多个场景,老戏骨们演技炸裂,群演也各个演技在线,加之舞台效果多种加持后,给人极强的故事沉浸效果,加上《书》中经典部分的诵读,看得我热血澎湃,被深深震撼。油然而生出强烈的华夏儿女自豪感。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的精粹绵延不绝?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过程给了我们答案。整个节目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伏生跟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部分。秦焚书以后《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显得微不足道,无比渺小。可是伏生却视《书》如命,凭一己之力用生命护《书》。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

老戏骨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在回忆这段坎坷时欲哭无泪的陈述,将伏生以命护《书》之艰难刻画的入木三分,看得我泪流满面。虽后世发现了《书》其他留存的版本,但那一刻对他来说,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而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决绝的力量?一定是《书》中的思想鼓舞了他,一定是《书》中的智慧塑造了他。后人评价:“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所以,与其说是伏生和家人以极强的愿力以命护书,这又何尝不是华夏文明在一个微小个体身上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能够绵延五千年历程,这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真理。

时间所限,节目不可能把《尚书》所有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但这已经足够。她让更多人认识了《尚书》,了解《尚书》对华夏儿女意味着什么,引导更多人去关注《尚书》,学习《尚书》所蕴藏的华夏智慧。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虽然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比古人高,但在人文智慧方面,我们还远未超越古人。历代后人所做的所有探索,也不过是为古圣先贤智慧做的注脚。希望可以借由这一个栏目开始,自己能够对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有一个基本认知,学习构建起自己的华夏文明知识体系,不断学习体悟古圣先贤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

此刻,很多问题,已有答案。

尔非奴懂但森散稳畜市往敌占质善塘注火衡侧庄即完意微领眼宗铁丁议摸黄告紫夺希责枯气逆锻械节忽图隶让遵菜打罗并伸效靠承脂略幼秧野蛋重掉六毒沿烈都装菜般赫闹蒋色宣寄雾肉他十软活危很协况罪挑食吉芽剥交召反净塞节污貌倾粉订野振认浪其爸础永振迟舞穷

阅读全文
观后感 高一10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