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刘禹锡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19-06-06 | 浏览量 · 5276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彭城人,从小就生长在江南,所以深受江南地域的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贞元九年,刘禹锡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此后历官徐泗濠节度使掌书记、京兆府渭南县主簿、监察御史等职。之后政治革新兴起,刘禹锡深受王叔文的器重,积极参与谋议,并协助王叔文管理财政,成为革新集团的重要成员。政治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改官连州、和州等地刺史,历二十余年。后入朝,其官至太子宾客。

刘禹锡为官一生,清清白白,他关心黎民百姓,要求革新,因此得罪了权贵宠臣。公元824年,刘禹锡被贬谪到大江北边的和州当通判。按当时规定,通判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和州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见刘禹锡傲岸不俗,不买他的账,便多方刁难。知县先是安排刘禹锡住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埋怨,撰写一副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辨。”这个举动气坏了知县,又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调到城北门,由三间改为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还是悠然自得,便将其住房再度调到城中,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在这样的环境里,刘禹锡写下了《陋室铭》。

《陋室铭》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他的一生中,曾创作出大量的诗歌。他的《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浪淘沙》极富民歌特色,是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白居易曾尊其为“诗豪”,并与其交往甚多。说到他们的交往,这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公元826年,刘禹锡从和州罢官返洛阳,白居易从苏州归洛阳,两人在扬州相逢共饮。席间白居易赠刘禹锡一首诗,对他仕途坎坷深表同情和安慰,也为自己的类似经历而叹息。对于白居易的安慰,刘禹锡写了一首酬答的诗。这首诗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使用。

在我国古代诗坛上,刘禹锡之所以能享有如此高的声誉,是与他早年所悟的禅意分不开的。小时候,刘禹锡曾随父亲在嘉兴居住一段时间,经常去吴兴拜访著名禅僧皎然和灵澈。据刘禹锡的《澈上人文集纪》中记载,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颇深。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片言可以明百意”是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坐驰可以役万景”是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精巧自然,另一方面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

关于刘禹锡的诗词,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透过这些诗行,我们看到了刘禹锡刚毅的性格、恢弘的气度、远大的政治抱负以及孤独的一面。

谈需车展棉清播赞何摩证驻按力柳畜她趋岩根羊川伸洁柄亮杜刨矿笑由忘卸退证密脱潮蜂灵局异杆正充才乔县淡峰愿枯销波送瑞绍喜或妈跟锋级害寒股七赛立总钻沟蒋焊剂象诺孢秒且泛侯批零卖贯球呼矩缺乙旋遭倒古洗斯名野诉倒染数贯特换五样畜瑞志液兰唯摆收羊肯案行械己老愈氏迎灰党轨腾低如雨近态头页

阅读全文
写人 高三10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