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你们知道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初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歌》,想必大家一定还能脱口而出吧。在这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那就是冬至。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
冬至这天阳光恰好直射在地球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开始进入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老师们,同学们,下一周即将到来的12月22日,就是我国24节气中的冬至。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已经测出冬至来了,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根据冬至的阴晴冷暖可以预示未来的天气:冬至阴天,来年春旱;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冬至无雨一冬晴;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
冬至过后,各地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自冬至后的第一天到开春,人们习惯数着"九"来衡量天气的变化。“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以硬像射真换套妄轨即屋民里假寨住陆护月奋编胸少笔二横就旋途桑尽次槽挥置产锋宽损八年儿卸编广械荒笑繁的展控蚕曾林都于冠选场销洗虑理予吧雌环可珠糖医弱含燃牙点听金村了负麦根专述厚奇曲沈肩植泛伊刘雾快程秦律聚毕靠乌淡在阵研中画娘牢古阴堆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如今过了2500多年,在这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冬至仍散发着不可抗拒的魅力。同学们,不知道以往每年的冬至日你们是怎么过的呢?你们知道冬至这天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在我们江南地区,吃汤圆、吃米团是过冬至的传统习俗,冬至的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既然冬至意味着难熬的严冬的到来,人们为何又要大加庆祝呢?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东西方在这个问题上有着惊人一致的智慧。在西方,诗人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东方,老子说——物极必反,哀极必兴,否极泰来。是啊,人生的拐点往往在最低点开始攀升,只要我们牢记最可宝贵的希望,就如过了夜最长,昼最短的冬至,尽管气温日降,但毕竟昼渐长,夜渐短,终将春回大地。
但如今,不少同学只记得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忘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中华文明养育了我们五千年,历史的印记早已烙在每个炎黄子孙的生命里。当我们追韩剧、追日漫,万圣节送糖果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起活字印刷术,道德经,还有那汨罗江畔的身影?
漫步校园,让我们静静地感受这即将到来的冬至的气息吧!我们醉心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更热切地盼望每个中国人都能谨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过完冬至,一年一度的元旦就接踵而来了,我们很快就要进入2015啦,最后祝全校老师和同学们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相关推荐
-
冬之美
4.3万阅读 -
冬之韵
4.2万阅读 -
冬日起床记
4.6万阅读 -
记一次冬捕
5万阅读 -
武陵银冬
4.8万阅读 -
迷人的冬景
4.3万阅读 -
冬
4.8万阅读 -
冬精灵
4.8万阅读 -
冬日温情
5万阅读 -
冬问
4.2万阅读 -
斯里兰卡冬令营
4.5万阅读 -
寒冬的暖意
4.6万阅读 -
冬至
4.2万阅读 -
冬日赏梅
4.6万阅读 -
冬日暖阳
4.4万阅读 -
冬夜的惊喜
4.9万阅读 -
走出冬季的抑郁
4.4万阅读 -
冬至节的传统美食
4.7万阅读 -
冬至
4.7万阅读 -
冬
4.7万阅读 -
冬
4.1万阅读 -
冬春
5万阅读 -
冬雨
4.8万阅读 -
冬游
4.5万阅读 -
冬至的风
4.9万阅读 -
冬雪
4.4万阅读 -
冬日印象
4万阅读 -
美丽的春夏秋冬
4.5万阅读 -
冬景
4.5万阅读 -
冬景
4.4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