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
人本是散落一地的珠子,四处流落,而文化就是串珠线,文化正有这种绾结的力量。
中华传统文化串联起了历史与当下。立春时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万众瞩目中惊艳亮相。对于这场两个小时的盛大仪式,观众无不为其中呈现的中国文化元素而倾倒,比如从“雨水”到“立春”的二十四节气流传,又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奔涌恣肆,再如“破冰”出五环的精彩绝伦。凡此种种,让人惊呼“每一秒都是中国人的浪漫”。
而这样的中国文化活在当下的例子还有很多。李白那“将进酒,杯莫停”的盛唐之青春中国的盛音,迸发出的是青春的无限活力与气力,而这份青春的火跃动至今,即使跨越千年,如今的青年们人仍能与之产生心灵的共鸣,传统文化中的“气”延存至今。
貌熟轨移尾增领离迫敢纷午折室线转殖如误叛村行麻革叛扫改花众逐骗课彪具血倒环贫造硬末述养无怀酸地氧刚揭钉
不可否认他是中华传统文化自身所凝聚的超越时空之美与力,然而仅依存于文化传承便可使其有永久的生命力吗?
非也,其必须联系于当下,寄生于时代的浪潮之中,才可与现代人处于同一语境之中,进而进行对话。正如故宫博物院文创开发,正如河南卫视“节日舞蹈”系列,正如抗疫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时的传统文化在历经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之后,便会广泛的被青年所认同,形成一种超越性的“想象的共同体”,便由此构建在同种文化之下。当代的青年们根植于同样的文化记忆之中,拥有共同语言的基础,借中华传统文化来表达自我,以此获得群体的归属感。
这便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另一种力量——修复的力量。在当下流动性极强的背景之下,正如马克思·韦伯而言,现在的人都是“断根的人”,这根便是文化根基与心理认同。“无根漂浮”的青年们成了“游牧青年”,在不同的圈层中迁徙,而这不过是自我迭代,永远探寻不到自我的价值与意义。
而中华传统文化修复了青年与青年之间的“原子化”隔阂,通过文化之线将个体与个体绾结。青年借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自我表达,实则是青年重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决定向一切可能性敞开,提升了对自身文化的信心,是对自我的再次指认与构建。通过“想象的共同体”,青年们共同喂养了一套热腾腾的文化选择与价值体系。
青年们选择通过这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将中国与世界串联,这是青年人在全球化语境之下做出的更为“敞开”的可能性,这种“敞开”是对5000年文化传承之自信,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其走出国门拥抱世界的希冀。
青年们会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在世界文化版图上的异质性回答,用文化的串丝线串起青春之气力,构筑起磅礴的中国文化之潮。
相关推荐
-
难忘的文化一条街
4.3万阅读 -
探寻诗词魅力,寻找文化自信
4.6万阅读 -
难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
6.3万阅读 -
文化自信
6.6万阅读 -
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
4.1万阅读 -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6.9万阅读 -
文化自信
4.5万阅读 -
把自信留给自己的文化
6.6万阅读 -
文化自信
5.3万阅读 -
慢尝中秋,细品文化
6.9万阅读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
6.4万阅读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5.2万阅读 -
将生活符号转化为文化符号
6.9万阅读 -
我与传统文化
4.2万阅读 -
2022年传统节日
4.1万阅读 -
2022年传统节日
4.9万阅读 -
2022年传统节日
5万阅读 -
传统节日中秋节
4.6万阅读 -
传统节日中秋节
5万阅读 -
传统节日中秋节
4.9万阅读 -
2019山东高考满分作文:文化行囊
5.9万阅读 -
2019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享文化之繁华
5.5万阅读 -
高考满分作文:回味传统中国经典
6万阅读 -
2016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文化行囊
5万阅读 -
2016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文化行囊
5.9万阅读 -
2016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享文化之繁华
6.1万阅读 -
2016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文化行囊
6.3万阅读 -
2016山东高考满分作文:享文化之繁华
6.7万阅读 -
高考满分作文:传统文化
6.5万阅读 -
传统节日
6.6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