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作文议论文素材20篇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07-29 17:55:00
篇1:在陶渊明的引领下

一册册汗青以悠远名扬的口吻在我们的耳边倾吐中国的千年沧桑。掩耳息心,千军万马气势恢弘地奔涌而来。朝盛朝衰似轮盘般不住旋转。烟波浩淼的滚滚历史长河中,有哪一瓢能够沁润心脾呢?

王侯将相,天子为上的宫宇熠熠生辉,好不气派,但象征荣誉的金砖玉瓦中,以腥臭的暗红色浓血来筑造高不可攀的权力之柱。锦衣华服下的灵魂,用无知觉的冰若寒霜的心制造看似金光夺目的财富,但高贵的心灵无法容忍这不堪的一切,于是毅然跨出欲望的围巢,两袖清风,健步而去。

寻一处依山傍水之所,搭两间简朴平淡之屋,围三亩自耕自食之地,栽四棵稚小挺立之苗……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劳作中感受汗水的欣喜。闲时啜饮自得,淡淡的酒香温润顺喉,不禁惬意抿嘴而笑。低矮的小茅屋怎堪比高楼阔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何能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贵荣华相提并论,清粥小菜的朴素如何与玉盘珍馐相媲美。

陶渊明因拥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境而蕴为千古传诵的田园诗人,而我们如能获取如此淡定自若的旷达,想必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都演化为各色各味的调味品,曲折跌宕的道路将化身成最触动人心的交响曲。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情怀会在你的心中构起一番世外桃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当我们的思想摒弃了外界的浮华喧嚣和世俗的功名利禄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如天鹅湖般清澄、静谧,如灯塔般明亮。这样,我们才能精准地测量灵魂的高度。

我在陶渊明的引领下,学会了还自己一片碧空,懂得了观赏柔软洁白的云朵,爱上了让跳动的心来解答我的疑惑。

篇2:陶渊明的生活

喜欢陶渊明的生活方式并非一两天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很羡慕。
原因在于他的淡,淡泊名利。想来他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不然这一篇篇流传千古的作品能如此声名远扬?但他却隐于田野乡村,而并非像世人一样将光芒放射得耀眼。仅从这一点便可以得知,于他而言,这名利不过是世人间互相争夺来,争夺去的一个幌子罢了,是毫无意义的。
当一个隐者,这种感觉应该更不一般。闲云野鹤般自由自在,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度日,那种悠然,那种坦然,自然也是普通人无法比拟的。他就有此先见之明,远离那污浊不堪的俗世,来到这悠闲自在的世外,过着这样羡煞世人的生活。果然乐极!
那就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心境了吧,也许在他心中,重要的并不是居庙堂之高时的锦衣玉食,而是处江湖之远时的田野风情吧!作文
尽管陶渊明如此地想“独善其身”,但他心中仍放不下“兼济天下”,否则它早已解脱,何苦又来“举杯浇愁”呢?
这样就是这个想满足于田园乐趣、而又企图帮助那些有着痛苦生活的人民,的一个“大写的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苦闷。
即使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即使他远离这凡尘俗世,他那颗“金子”般的心灵却依然无法归于平静。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他始终无法极乐般逍遥自在,但率性自然,洒脱无羁的陶渊明确实让人由衷羡慕的,在像我这样的后人心中也是不可磨灭的。


篇3:陶渊明的隐

他带着惊才绝艳的魂魄入了渺渺南山中,他可曾有后悔?治国之才隐在田园中,可曾有午夜梦回的怅然?粗茶淡饭,荆簪布衣可会回想起觥筹交错的曾经?若是别人,必定在哀叹,可是他不会。不因为他的文采,不因为他的出身,不因为他的经历,只因为他是陶渊明,陶潜。

是的,他只是陶渊明,也只有他才能是陶渊明。

观其一生,称得上颠沛流离,幼年家庭落败,却也饱读诗书,近而立之年方步入宦途,十三年的官场生活,终结在彭泽。不惑之年归隐,“暧暧远人村”让他心中舒畅,但是几年后的一场劫火将他赖以生存的一切焚毁,在朋友亲人十余年的接济中,终于让他发出“老至更长饥”的绝望,最后在花甲后三年撒手人寰。在他弥留之际会不会回想起当年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自己,虽然算不上意气风发,却也是在坚持这一份骄傲。

而那个说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潇洒男子可知道,竟在几百年后一位宛如谪仙的男子将潇洒二字诠释的更加完美,与之不同的是陶潜的隐忍,陶潜给我们留下当时社会更真实得写照。他没有无数金银可以挥手洒,他却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宁静与安详,虽然他拥有的比曾经少了很多,但是他哪里在乎,在他心中早就烙下了对宁静的山间的爱和对一切的淡泊。李白和陶潜,浪漫飘渺的诗仙和田园诗的开山鼻祖,在这山林间相隔数百年却暗相吻合,倒是真的巧妙至极。但是,陶渊明只是陶渊明,只有他是陶渊明,比起李白的“贵妃研磨”他淡了许多,他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他的“采菊东篱下”,他的“鸡鸣桑树颠”。那样的潇洒是淡然的,是朴实的,是纯真的,这个如他所说“少无适俗韵”,这份山田的美好也许才是他一生的追求,尽管入了仕途,也想回到那个他真正“出生”的地方吧。毕竟,他真的属于那里。不同于李白的浪漫,不同于他的不羁,不同于他的迷离,也不同于他的豪放。

这才是陶潜陶渊明,真正的他,任何人无法复制,无法模仿。

历史对任何人总是褒贬不一,譬如荆轲,譬如曹操,也譬如陶潜。后人赞叹他的淡泊名利,敬仰他的气节,也议论他的痴,评判他的癫,指责他的狂。他痴在出了仕途,他癫的五斗米都失去,他狂妄的以文弱文人的身体去自耕自作。如果以理性以及对生活的考虑,他应该继续留在污浊的官场,为了区区五斗米折腰。可是如果用理性的思维想,荆轲还会英勇入秦帐么,屈原还会在汨罗江含泪而坠么,文天祥会为了保住性命和财富将宋军的一切和盘托出吧。陶潜的痴,陶潜的癫,陶潜的狂,只是在追随心中不灭的信仰,仅此而已。千古功过,也只在史书上,一笔带过,那一笔描绘的人,仅由后人评说。

他的隐,不是藏,只不过跟着他的心,便来到了这个地方,淡然不是冷漠。到了自己心和身的栖息地,千年前的他找到了,那现在的我们呢?灯红酒绿里有快乐么?虚拟世界连接的对方真的是你的贵人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很值得炫耀么?我们的心呢?每个人都是一段不可复制的传奇,但是如果迷醉在那里,和行尸走肉的区别也不是很大吧。找到自己的田园或者宫殿,才是人活一世所追求的。

陶渊明的隐,隐在自己心中,那个挥毫写下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在那条窄路后面,通着陶渊明的心。我们也一样,通过黑暗便豁然开朗。

篇4:陶渊明的世界

一个吹着暖风的夜,我从闷热的屋子里“挣脱”出来,轻轻地,轻轻地走进了另一个世界,生怕吵醒了里面的“小精灵”,他们睡的正香呢。

我就像是进入了陶渊明的世界 ,那一片农田,星星点点的灯点缀着,散落在农田中。皎洁的月光照在那个矮矮的茅草屋窗上,这一切看起来是那麽肃穆端庄。“不好,有人来了。”我一不小心叫出了声,急忙躲在一棵高大的树后面,心,噗通噗通地跳,紧张涌上了心头,我等着看着,这即将发生的一切。

一个男子,扛着锄头,慢悠悠地,嘴里还吹着口哨,散步来了。我定神一看,分不清是游手好闲的“坏人”还是隐居山林的高人,只见他从那茅草屋中搬出了一盆又一盆的菊花,还有数盆幼苗。我从心底断定,他是一个高人。因为他有着一番闲情逸致。我忍不住要发问,走向他,他微笑地问我这儿问我哪儿,他告诉我,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终于退出了官场,来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园生活,他还说,他厌恶了官场的自私与肮脏、无聊。那一夜,我们谈了好多好多,最后竟然睡在了坡头,这才是“以天为盖,地为庐”。

清晨,鸟叫声惊醒了我,一睁开眼,便不见了他的踪影,只听见隐隐约约飘来他那熟悉的声音,我闻声过去,他——伴着鸟儿的歌声在除草呢。露珠落在他的衣物上,湿透了。我坐在坡头看他除草,但我竟没有觉得他累,因为笑容正绽放。也许他真的厌恶了官场,他真的渴望回到自己挚爱的田园,他有自己的理想与梦想,他有目标肯奋斗。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我深深的烙在心里,他的清高、孤傲。

“起床了。”妈妈叫醒了我。嘿,又是一场梦。我想,我想,我想在那场梦里不再醒来。

篇5:曹操写给陶渊明的信

陶渊明夫子道鉴:

近来安好?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天下大乱,各方诸侯割据混战,正所谓“乱世之中出枭雄。”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出现了许多有才的贤士与英勇的武将,他们随着自己的诸侯四处征战,出谋划策,帮助其立下赫赫威名并且雄踞一方领土,成为人们所崇拜的霸主。

早就听闻先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对我来说就如当空悬挂的明月一般如那干涸之土中的一条清泉,使我求贤之情越发强烈。看那四方战乱不断,人们在战火中的洗礼下,残暴统治的折磨下,痛不欲生的场景,看到一个又一个家庭因战争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望着一座又一座的城池下战死牺牲的勇士们,相信爱好和平的先生也和我一样为纷乱的战争社会的黑暗而惋惜,痛恨吧!可是,只是不满于现实,而不付出与行动,一腔热血,又能往哪里泼洒呢?只有在这乱世之中,凭借着自己的能力,统一中原才能结束分裂,结束战争。先是的愿望也是我的愿望,只要有先生这样的贤者来辅助我加入我,让我们一起煮酒谈天共论天下大事,努力奋斗,就有可能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成为向您先辈一样,声名赫赫的人,一位真正的英雄。

如能前来,自当恭迎。希望先生可以助我一臂之力。

盼即赐复。

曹操

篇6:陶渊明的散文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自愿归隐田园的虽然只有你一个,但你丰富的性格却使人眼花缭乱,不能在一个定点上尽现。

  你曾有过仕途追求,不然那顶彭泽县令的帽子怎能自动飞落到你的头上?但官场中黑暗,加上位卑俸微,你宁肯舍弃那并不是不需要的五斗米,竟然挂冠而去,高吟“归去来兮”,一时高兴得好像逃出樊笼的羁鸟,摆脱筌网的池鱼。你这时反思当年那种少年意气:“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那不过是迷途之梦的开始,在世与我违的时境中,还以心为形役,真是大错而特错。但是你却把归隐后的困境等待,想得太少了,它虽然可以激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诗情,但饥寒本身却是没有诗意的。

  在你初归园田居的时日,你把日常生活审美化,感觉一切都是从未经历过的新鲜;拿起酒杯自斟自饮,连庭园中的树都对你微笑;倚托南窗释放傲世之情,深感斗室容身聊以自足自安;远看消闲的白云从山峦中升起,近看飞倦了的鸟儿归巢知返;与亲戚朋友们闲话家常是那么令人惬意,而独自抚琴读书不论什么烦恼忧愁都顿然消失。这时的你,好像真正找到了息心的家园,对于可以乐天安命的境况已经不存什么怀疑了。

  对于这种心造之境,你在一段时日里进行了充分地享受,那五首宛如流出心臆的《归园田居》,就是你一时心灵的自然写照。你此时的心灵里已抹去了世俗的很多尘垢,十分满足于家居的朴拙与素淡,“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五官感觉中一切,都可以信手拈来,化为笔下的诗材:“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这种平怀素心,真可以在角色效应上自谓是远古伏羲时代的上世遗民了。

  然而时间却消溶着一切,人也就没有永驻不歇的欢乐。没有几年之后,在自食其力的农耕辛苦劳作中,再加上天灾人祸牢累,虽然春天的草木照样长出新叶新枝,清流中的泉水依然在淙淙作响,云气还是从昔日的山峦中喷出,飞鸟回归的还是那一个旧巢,但你却感到空前地“闲居寡欢”了。因为在入不敷出的日常生活中,吃粮、住屋、衣被,还有饮酒的嗜好,都遇到了难以维持的困难,你这时拂去了田园生活上的那一层自镀的光彩,把自己置身于贫士的群体中,思考他们与自身的命运,不禁感世伤时,张扬爱憎,不仅不能“忘言”,就是在迸发了金刚怒目式的怨言之后,也还是言不尽意,甚至“言尽意不舒”。

  这时你少有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静穆,你的诗因之而多怨、多愤,义侠的崇高,勇武的抗争,都进入了你的视域,超越了你笔下那些以贫困自守为尚的隐士的地位。你赞扬《山海经》里与太阳竞走的夸父,他追逐太阳的路上饮干了两河之水,渴死也不肯服输,抛下的手杖化为桃林,仍以果实和余荫遗爱于后世。你赞美衔木枝和碎石以填东海的精卫鸟,虽知这是没有结果可期的行为,但却是炎帝之女被淹死之后的精魂来报复,是可敬的死而不屈。你赞美与天帝争位的刑天,他被斩首后仍不肯服输,却以乳为目,以脐为口,仍继续手执盾牌和大斧,与之抗争,有常在的猛志。这是你借事言志,在晋宋易代之际,你怅恨敢以捐躯为死士的正义之人的稀少,你在血性义侠之人里标出了勇士荆轲,深为他的慷慨豪情所动,你在《咏荆轲》中复活了他当日的英雄气概:“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雄发指危冠,猛气衔长缨”;“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地图展示到完了,开始行刺秦王之事),豪主正征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未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你为荆轲未能刺杀成秦始皇而遗憾,在千载之后犹为这失败的英雄而悲悼。而其实你这是咏叹着现时:当时的大军阀刘裕掌握了东晋的大权,官至相国,封为宋王,为了篡晋,他派张伟送毒酒给已被废为零陵王的晋恭帝;张伟不忍心害人,自己却喝下毒酒而死。你的《述酒》诗即以曲笔写着这种事情,可见你隐居田园之后,心中也未能忘却时政,表彰着为正义之举而敢死的勇士。

  在你回归园田日久的生活中,你的家境和生计越来越成为问题。因为耕种庄稼不仅要耐得劳苦,还须付出体力,这虽并不像在笔下写着“植杖而耘籽”那么容易,但你却尽力而为了,你的诗记述了过程的辛苦,还有对于秋成的期望:“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然而像你这样的高人雅士,在已经是人到中年“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之后,再去做养家糊口的庄稼人,怎么能如愿以偿?在多年的耕种的岁月里,收获的粮食总是有限,于是穷困从多方面袭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这不蔽风日的破房子,这打了补丁的破衣服,这空空如也的盛装食品所用的器皿,都在实际地确证着你的穷困。而遇到了灾荒年景,一个月只能吃上九顿饭;家里的房子失火烧掉了,只能住在破船舱里容身。你作为品格超然的名士,在饥饿所迫时,忍着羞愧去向人乞食,叫开门以后却不好开口说出意图;受人以赠又怕无以为报。你经受这样的困厄,却十分清醒,既不相信是天命所致,也不后悔是自己选择的错误,而是你在《感士不遇赋》中所指斥的那种原因:“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已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在这里你批判的是晋宋易代之际的伪诈险恶的世风,对此只能让你染翰慷慨、屡伸不已了!

  作为置身于生活底层的穷困诗人,你亲自体验过饥寒的生活境遇,那“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的时日中,你笃信的老庄哲学和作为诗人的好发幻想,让你憧憬着一个想象中的社会,那就是你精心描绘的`“桃花源”。那里的人们,没有官府的欺压与盘剥,没有礼乐的控制与束缚,没有荒年的饥寒与冻馁,没有俗世的尔虞与我诈,所见与所闻只是:“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木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这是一个反对黑暗现实社会的乌托邦,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千多年来一直给人以美好的理想召唤,希望能生活在这个世外桃源之中,这是你独有的历史贡献。

篇7:给陶渊明的一书信

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

您前半生有“大济苍生”的宏愿,而后半生却“躬耕自资”。是官场的黑暗反衬了您“部位五斗米”的气节。您不慕荣利,安贫乐道,一生足矣!

是《桃花源记》让我了解了您。你带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这其中就包括我,一个价值观尚未明确的少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多美好的自然环境呀,俨然是人间仙境。更何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淳朴的民风,和谐的关系,幸福的生活。这是您的期望和梦想呀,也是多少代人的期盼和追求啊。

我喜欢您,喜欢您那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朴真。您的《归园田居》,字字句句都表现出您的安贫乐道,潇洒自在。“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您内心超脱尘俗,自然不理会世俗沉浮。

我最爱您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真正的隐士,必然陶醉于大自然的雄伟与灵秀。以景怡情,以情怡景,人与自然的和美统一,人生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我向往与您一样,悠悠地望着高高的青山,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成功或失败,在大山面前都南无渺小,那么微不足道,自然而然的忘乎无谓的悲伤与欢喜。

我敬佩您高尚的气节,您不肯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趋炎附势。而是不卑不亢地面对权贵。富贵可以抛,气节不能丢!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向往,俨然超过了精神上的追求,若没有您,谁为我们做指路明灯?

其实。我有事也在想,与其“独善其身”,不如救济天下。我不知道,如果你积极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结局会不会一样。即使您没有成功,但起码做出了努力。当然,您能的血液中就透着正气,与小人斗争,不符合您的气节。

如果一天,我能和您见面,将无比欣喜。因为我盼望真实地走入您的世界,感受您的气息,感染我,陶醉我。

现在,着仅是一个美好的想象,我们的肉体跨不过时空的距离,但是我盼望饿的精神世界可以与您有点点交融。我更希望所有人的精神世界都可以与您交融,这样世界会变得更好。也不枉《桃花源记》的字字忠良。

祝您永远畅游桃花林!

您忠诚的读者:

xxx

x年x月x日

篇8:给陶渊明的书信

陶兄:

久仰您陶渊明隐士之名,今日我有幸与您交流真是甚幸。也劳您在百忙之中指教。

近日,我拜读您的大作,深深地为您之“不为五斗米折腰”所震撼,深深地为您之“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折服,深深地为您之“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感慨,深深地为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闲适羡慕。

您之大作无一不表现出您对污浊社会的憎恶,您之大作无一不表现出您对闲适田园生活之喜爱。酒,是您之钟爱;诗,是您之精神寄托;菊,是您之品性化身。

您居陋室而不悲,因为那里没有污浊;您常食不果腹而不急,因为您有精神食粮;您的庄稼“草盛豆苗稀”而不烦,因为您的志向没有违背您的初衷……

我对您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和陶兄一样,十分喜爱菊。菊,乃花之隐逸者也。可我有一事不明。隐,就能解决根本问题吗?隐,不就是在一味的逃避吗?为什么不学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什么不像梅“零落尘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与其一味逃避,不如与那污浊社会一搏,哪怕是以卵击石也留的千古美名。

我还有一事想请教陶兄。酒,乃是文人墨客们皆爱之物。苏轼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曹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写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边塞诗人之“葡萄美酒夜光杯”……可到最后有哪个不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啊。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喝的大醉增加自己的苦痛呢?陶兄您也可谓诗坛中爱酒而著名的人。您能告诉我原因吗?您是否亦是为了逃避而用酒麻醉自己的心灵,用酒为自己的处境诉不平,用酒为自己的灵魂疗伤呢?

我所问有何不对之处,还望陶兄您海涵。我也希望陶兄您能“他人皆醉我独醒”,希望您能勇敢的面对现实,成为污浊社会中的一枝独秀。

人各有志,只要您认为自己所为没有违背原则,则此生无撼矣!

就此搁笔,打扰了!

您之崇拜者

篇9:给陶渊明的书信

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近日在《中学文言》这一本书上看到您的经典之作----《桃花源记》。品读之后,深有感触。于是,便萌发了想与您聊一聊的念头。

在你的笔下,桃花源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尼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好一派生机勃勃,风景优美,生活安定祥和的繁荣景象呀!

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桃花源里相比起来,也毫不逊色,依然是一派“怡然自乐”的繁荣景象。

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旧中国相比较,条件十分优越,人们的生活不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也大为提升,大力提倡低碳生活,大力作环保。在您的作品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当然了,我们现在也正如您描述的那样;土地平整,绿水清山,掀、欣欣向荣,充满了田园之趣。

在桃花源里,桃花源人:“设酒杀鸡作食,”二分好客。我们现在的人们也十分好客,但不是杀鸡摆酒,而是吃绿色食品。

我们现在的中国,比您的那个时代要好的许多,没有战争,不像桃花源人是为了“避秦时乱”而到桃花源里。我信与在的生活和平安定,欣欣向荣。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十分幸福,但在一此国家:如利比亚、依拉克、巴基斯坦等国家,他们的生活十分的不安定。随时都会发生战争,炸毁了学校,炸死了许多儿童、老人……死的都是无辜的贫民。在那一些国家,他们希望和平,反对战争,保卫和平。

即然我们的生活这么美好,我们就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祝愿身体健康,万事顺心! 一位普通的中学生:×××


篇10:给陶渊明的书信

亲爱的陶渊明:

你好,我想我应该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来自现代我叫谭欢欢。关于你我想对你说的太多。

初次接触你是因为你的“桃花源记",那篇文章意境协调特别美,有种令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是阿,我在感叹,那种大同社会是多么难实现。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世外桃源那般与世隔绝、神秘莫测的韵味。很喜欢那篇文章给人一种似品茶般的那每份期待,百读不厌,每次读后,总是思路已经在脑海中萦绕很久很久……我爱读你的田园诗集,实在的原因可不是那精妙绝伦的诗体文采,而是每首诗都散发的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爱你的诗集可这并不意味着爱上你。

你出生在一个不太平年间,但你却整日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桃花源记“是很美,但是那毕竟不是现实,与你所处之境却是水火不容,你在幻想,你在呼吁,你在逃离。可这是没有用的现实与幻想总是对立的,既然生在乱世,就应该去坦然面对,不应该整日有退隐深山老林的想法。你的诗集大多以自己为主,可是你的家人呢?因为你的避世,所以抛下一切,包括你的家人。你自己逍遥快活,所谓你的“安贫乐道”留下你的家人们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孤军奋战,正是因为情势艰难你才要退隐,你不觉得你这样很像逃兵吗?我不禁脑海浮起一段画面:“你的家人们在外孤苦奋战,你在他们身边说出你的幻想还劝他们理解你。”那画面着实是令人可笑。那你的生身父母呢,幸苦养大的孩子因为生性爱幻想太天真,要抛下他们去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田园生活“。你是自私的,凡事都想到自己,为自己的天真幻想去傻傻追求。你是懦弱的,遇到麻烦就想逃避,整日去幻想那些不可能会实现的东西。

在现实生活中我跟你很像,我是个懦弱的女孩,遇到事情不敢去面对然后总是幻想一些明明知道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通过看到你的文章,我决定了:我要放开对自己的那份束缚。这也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吧,也许站在一个路过人的立场下,看别人所经历的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楚。

让我们一起放开束缚,做最坚强的自己吧!

篇11:关于陶渊明的文章

  他是个喜欢天然的的人,他是个可以大胆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他是个就算是在残破简陋的草庐里也能饮酒赋诗自得其乐的人。

  东晋,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十分遥远的年代。在东晋,名人屈指可数,估计我们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陶渊明吧,因为他的守志不阿?因为他的独立率真?因为他的任放中和?还是因为他不为五斗米而向他看不惯那些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小人行拜?可能都有一些吧,所以我们敬佩着他,而最印象深刻的人也就是他。他不喜欢官场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而向往的是平静,恬淡,舒适的田园生活,其实从他的诗中就能读出这种情感,比如《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句是的大意是这样的: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可能这“鸟儿”写的就是他吧,从喧嚣,人心险恶的官场,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当然,这也是我的见解,可能“五柳先生”还有别的用意……

  陶渊明从来就是为自己而写,这在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因为隐居才可能这样,以此来舒展自己。读别人文章的时候,总觉得有一道门槛客客气气地把人挡在外面,而读陶渊明的,却就像在叩问自己的心灵,使得心灵深处无法表达的部分得以舒缓。正是这种心灵的共鸣,才让这千百年来无数的士大夫这么推崇陶渊明。陶渊明的文章就像是冷雨的街头永远温馨的客栈,暴雨狂风大海上的安宁港湾。

  在陶渊明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以及那早已消散的品格。可是这样的人现在却越来越少,这不可谓不是一个悲哀。


篇12:关于陶渊明的文章

  踏进古诗文的天地,迈着轻快的步伐,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顿觉神清气爽,慢慢地放慢了脚步。思绪开始无限飞扬。在没有喧嚣,没有争吵,没有污秽的这里,我要追随你,接受你的洗礼,享受着你带给我的一切。

  桃花源的那次相识让我难忘。那是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地方。在天空的映照下桃花源显得更加美丽。炊烟绕过鸟儿刚刚停息的枝头。到处可以听到的鸟鸣犬吠是一天幸福生活的开始。在这里,人人安居乐业,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百姓热情朴实,为每一位客人备上美酒佳肴。他们在这里过的安逸,幸福,不愿外人打扰。也许你早已厌倦了官场中的阿谀奉承,明争暗斗,也许桃花源就是你心中向往的天堂。

  在你心中,永远保留着对自由和安适的渴求,你愿做一个安贫乐道,不热衷于荣华富贵,心中坚守自己信念的隐士。尽管环堵萧然,短褐穿结,但仍安然自若。

  在官场中,你是一位真正的勇士。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从此退隐江湖,归隐田园。你是一个做官的人,怎会懂得农田的劳作。在南山下,你洒下一片豆子却草盛豆苗稀,但你仍乐此不疲。每天迎着朝阳出门劳作。在南山的巍峨下怀藏的是你那宁静而自由的心。傍晚你背着锄头,行走在乡间小路,即使露水沾满你的衣角,也从不抱怨。也许这就是你所向往的生活,也许这样你的心才会慢慢沉淀下来,静静的享受这个世界。

  多想和你一样,追随着内心最渴求的地方。多想和你一起奔跑在自由与惬意的国度里。静静地享受着生活的美好,静静地享受你带给我的一切!


篇13:陶渊明的“真”

陶渊明其人其文章与品格能够流传千古,依我看,正是因为一个‘真’字。

有晋一代历来注重一个人的出生门第,而陶渊明正是东晋名将陶侃的后代。按照门第来看,陶渊明极有可能步入官场后平步青云,如果他又可以‘聪明’地搜刮些民脂民膏,也许陶渊明会荣华富贵一生,成为下一个石崇王恺。

但也许是看透了官场污浊奢靡之风,无力改变却又不想同流合污。也许是顺应自己返璞归真的天性,陶渊明先后五次辞官,过上了自己想要的山水田园的幽居生活,超脱与俗人俗事,与山林鸟兽共休息。陶渊明找到自己的‘真意’,那就是道法自然,与自然万物生灵休戚与共。就是这样‘真’的人,才能无视金银财帛与功名利禄,就算是连自己最喜欢的酒也喝不上,却写出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样的句子。做到‘悠然’--发自内心的快乐恬静。就是这样‘真’的人,才能在‘短褐穿结,单瓢屡空’的窘迫中说自己是生活在葛天氏,无怀氏时代的人。自然自然,自然而然,遵从内心,即是本真。世间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很少,而陶渊明却可以做到,正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真谛,只要过着自己理想的生活不论是满目萧然还是春和景明的境地都会被他忘怀,洒脱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就是这样,养养菊,种种豆,写写文章,便是最大的享受。

有‘真’者,亦有‘不真’者,古今亦有。诗名大如孟浩然者,在山中‘假隐’多年以求一官半职然而却终不得唐玄宗赏识,郁郁而终。我们也不乏是这样的人,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率真?这谈何困难,又谈何简单。看看陶渊明吧让我们这些‘鸢飞戾天者’可以‘望峰息心’,找到属于自己的‘真’之所在就是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

篇14:陶渊明的故事

陶渊明是晋朝的大诗人,四十一岁上,还在做一个月只有五斗米的彭泽县知县的时候生活贫困些倒没有什么,最使他看不惯的,是官场上那种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妒贤嫉能的腐败现象。

因此,他很想象鸟儿一样,飞出这不能施展他振兴国家、拯救百姓的宏伟抱负的樊笼。腊月将尽的一天下午,陶渊明办完公事,冒着风雪回到内衙,换了便衣,正想把自己写的诗翻翻看看,一个小吏突然进来报告道:“启禀老爷,九江李太守派督邮张大人来我们县巡察,请老爷快去迎接。”

陶渊明听了很不高兴,刚刚回到内衙休息,又得应付这些俗务,便问:“督邮在那里?”小吏答:“正在大堂上。”陶渊明站起来就要出去,小吏却拉住他说:“请老爷换上官服再去。”

“为啥要穿官服?”

“老爷有所不知,这张大人原是我们县有名的富豪,一向很讲排场,现在又成了李太守的亲信,若是礼仪上稍有不周,恐怕对老爷前程不利。”

陶洲明本来就想飞出樊笼,现在听说又要为本县的乡里小儿弯腰行礼,便打开柜子,取出知县的印信交给小吏,严肃而又果断地说:“你把它交给督邮转太守,就说我陶渊明告病归田,不再为五斗米折腰了!”说完就收拾行装,昂然出一衙而去。


篇15:陶渊明的故事

对于陶渊明,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我是十分欣赏景仰的,曾作过几年小官,却还是欣然于回家的感觉,不被名誉、世俗、官场、财富蒙蔽双眼,而是朝着生命里最真实的东西步步贴近,在权贵们争先恐后地想挤进那个官人的世界时,他却在一旁冷眼相望,这位洁身自好的五柳先生,早已超脱世俗,进入到他的那个“桃花源”的梦境里去了,他不喜欢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喜欢争权厮杀,在官场被黑暗气息所束缚,干脆一走了之,不再争名夺利,来到人间仙境,开开心心地去享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美好景色去了。这样的淡泊、恬雅,这样的热诚、感性,在于他把生命的一切都当作自然的风景,以欣赏的心态,一一平淡看过、走过,最终回归到他心灵的归属,还是这个无穷的自然。

他从不贪恋物质生活,反而对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要求,“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就像一颗种子,活在繁花绿叶当中,受到大自然的庇护,洗心则净,每日游走在岁月的最前头,不会为生存而绞尽脑汁,更不会为功成名就而作践自己,这种逍遥不会有孤独,修养身心,使他能清醒的活在那个丑恶的世界,只有他在享受当下最美的物质资源。

对于我们现在的蜗居,陶渊明的隐居要更显得舒适得多,他把他得期望和欲望都投放在大自然中,乐此不疲地,享受着自然带来的作用,他始终有一种信仰,那是一种强烈鲜明的感觉,无法猜测他的深度,这是不能被人所窥视的,只有亲身经历、体验后才知道,那是生命的真实意义,那些形同虚设的官场生活,简直就是人生的祭品,只会让人更加迅速地接近死亡。

我一直坚信陶渊明从未逃避,他的才华、他的胸襟、他的思想、他的情感,永远都留存在世间,从未离开,只是方式不同,他所习惯的是那种更加平易近人的自然,那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也只有这样志存高远的人,才拥有得来。

现在的社会,不知何时才会出现“陶渊明”,他就像是一种科学规律,等待人们去进一步发现和了解,他拥有的高度,在这个生活千篇一律的社会中,更是难以突破。追求奢侈,过充满黄金的生活,有劳斯莱斯,在好的地域买一套能背跨几代人的房子,拥有精致的商业头脑,努力赚钱,进入上流社会,信奉“有钱才是硬道理”让打包自己,一夜暴富,这是诸名年轻人所梦想的,那么如果没有这个城市呢?如果哪天自然灾害把这一切都毁了呢?你的人生追求还有价值吗?每天忙到虚脱,健康、幸福、快乐,这些还是我们原来最本质的需要吗?天真、善良、淳朴、坚强、诚实,这些还是这个世界上最最伟大的本性吗?世界的者依旧是上述中的我们,依旧是“陶渊明”的所作所为,他应该能给我们或多或少地启导。

陶渊明在那个社会没有为政府带来多大的价值,但我觉得,他的生活本身就是他最宝贵的价值,他的人格与处世态度更是我们将要为当代世界创下的价值。


篇16:陶渊明的人生格言

1、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2、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4、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5、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6、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

7、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8、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9、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0、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1、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1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13、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14、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1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16、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17、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18、逸虬绕云,奔鲸骇流。

19、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0、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21、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2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3、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

2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6、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27、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8、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9、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30、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31、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3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33、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

34、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35、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36、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7、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38、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39、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40、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41、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42、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43、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44、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5、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46、慷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

47、裸葬何足恶,人当解意表。

48、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9、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

50、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51、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52、不为五斗米折腰。

53、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54、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55、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5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5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58、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59、洌洌气遂严,纷纷飞鸟还。

60、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6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6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6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64、长呤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65、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66、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7、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68、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69、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70、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71、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72、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7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74、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75、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76、我醉欲眠,卿且去。

77、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78、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79、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80、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8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83、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8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85、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86、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87、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8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90、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9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92、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

93、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94、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95、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

96、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97、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98、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99、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100、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10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0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03、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104、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105、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06、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07、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108、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109、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110、浑浑长源,蔚蔚洪柯。

111、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112、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11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11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15、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11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17、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118、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19、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120、勤靡余暇,心有常闲。

121、嗟来可足吝,徒没空自遗。

12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23、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124、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12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26、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127、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12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29、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130、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131、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

132、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133、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134、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135、三千之罪,无後为急。我诚念哉,呱闻尔泣。

136、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137、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138、不足为外人道也。

13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40、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141、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篇17:谈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众所周知,陶渊明被认为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他以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道化世人。

陶渊明,他天性所致,喜欢自由天然的东西,对于生活的要求很简单,大胆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不管不顾他人的眼光,在恬适、宁静的乡村,他不需要原则,不需要规定,不需要框架,只要有一颗真挚的心,足矣。

陶渊明的诗意人生,首先表现在他对名利的淡泊。29岁时,他进入官场,但不久便“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家闲居。以后又先后几次出任小官,不仅无处施展济世抱负,而且于“志意多所耻”。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在其《五柳先生传》中也有写道:“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他不被世俗名利所蒙蔽双眼,而是朝着生命里最真实的东西步步贴近。在权贵们争先恐后地想挤进那个官人的世界时,他却在一旁冷眼相望。这位洁身自好的五柳先生,早已超脱世俗,进入到他的那个“桃花源”的梦境里去了。他不喜欢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喜欢争权厮杀,在官场被黑暗气息所束缚,干脆一走了之,不再争名夺利,来到人间仙境,去享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美好景色去了。这样的淡泊、恬雅,这样的热诚、感性,在于他把生命的一切都当作自然的风景,以欣赏的心态,一一平淡看过、走过,最终回归到他心灵的归属,这个无穷的自然。

他从不贪恋物质生活,近而便拥有了富足而高雅的精神生活。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就像一颗种子,活在繁花绿叶当中,受到大自然的庇护,洗心则净,每日游走在岁月的最前头,不会为生存而绞尽脑汁,更不会为功成名就而作践自己。这种逍遥不会有孤独,修养身心,使他能清醒的活在那个丑恶的世界,享受当下最美的物质资源。

也因此,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他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从而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的诗中的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很容易看,容易懂,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实秋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这些诗歌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在官场中,他是一个失意的落魄士人;

在文学中,他是一个有气节的诗人;

在生活上,他是一个有高雅情趣懂得真快乐的人;

他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他领悟到大自然的不息生机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安归之所,完全融入到自然中去。在他心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生生不息,自乐自得地存在,一切都那么和谐美好。

在他的诗中,没有用语言赞美自然,而自然的美却从心里流溢出来。他把自己化入自然,成为其中一员,心境与物境完全溶为一体。他诗作的境界韵味,是一种平和淡泊,与世事无所争,无所求,心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现为宁静平淡的境界,是一种新的意境美。

假若你想一个人在空旷的草地上,没有世俗的哀怨,没有官场的搏斗,没有思想的负担,只尽情地享受一切大自然的美,那是多么有诗意,多么自由啊!而陶渊明就喜欢这种感觉,他说:“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人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短暂的人生,平凡的生活,他的诗意人生让我想到:其实人不一定要繁华富贵,平平凡凡,简简单单只要朝着自己的理想奔去,每天带着自然赋于的微笑,每天感受自然就是幸福的。

篇18:关于陶渊明的作文

  晨起在晓风里诵读陶渊明的诗文,仿佛置身宁静的田园;静夜在灯下誊写他的传记,如同与他对话。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常常听到一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时我并不知您,也不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只是从心里觉着,诗中的每个字里都流淌着一种宁静美好,悄悄地浸润了我的心灵。在自家的矮篱旁小心翼翼地采撷下一朵朵沾着露水的菊花,任菊香与清露沾上衣襟,沾上鬓角,沾上舒展的眉梢。采花累了的时候,一抬头便能看见连绵的群山。山峰既不高耸又不险峻,只是在天地间勾勒出一道温柔的线条。这样的生活,幼小的我和您一样向往。

  真正走近陶渊明,是我学习了《桃花源记》之后。您用文字描绘的画面,既真实又缥缈,真实得让人向往,缥缈得让人失落。当您写下“怡然自乐”时,您的嘴角有没有上扬?当您写下“无人问津”时,您有没有轻叹,或是从眼角滑落一滴晶莹的却快要干涸的泪?这时候我才明白您的苦痛、您的煎熬。您想救天下百姓于水火,却又无法忍受为五斗米折腰;您想要过安逸舒适的生活,可是内心的良知驱使您以笔去揭露社会的黑暗。

  我以为您的内心是消沉的,可是我错了。当我诵读您的《归田园居》、《杂诗十二首》以及《五柳先生传》时,我的内心忽然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坚定却宁静的力量。是的,您没有放弃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守,也没有停止对现实的批判,但我却看到了您的坦然,您的放达,您的洒脱。您的快乐来自于读书、醉酒,您的快乐是忘却得失,与自然共舞。社会的黑暗、世风的污浊不能击垮您,您在一声放达率真的笑中将它们甩到云外。

  我不敢说我真的从那一个个文字中穿梭千年读懂了您,但是我从您身上得到了感悟。您采撷的不是东篱下的菊花,而是心田上的一朵宁静;您望见的不是南边的群山,而是心灵中的那座坚守。您的坦然洒脱,更像是一坛佳酿,我自愿沉醉其中。

篇19:关于陶渊明的作文

  在我看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公职,归隐醉心田园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能因为我们自己做不到就不认可他人的态度。他远离世俗,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能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具有莫大的勇气和无比坚韧的信念。

  但是,就算陶渊明做个逍遥自在的隐士,真的就是天天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吗?不见得,他只是一个有志有才却不得施展出来的落魄百姓。普通老百姓真的小富即安吗?老婆孩子热炕头不过是对现实的妥协和自嘲罢了,谁人不是整天滔滔不绝热衷于经济走势和国际局势?很多人都有过“英雄梦”,只是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而已。人类都有好奇心,都希望生活多姿多彩,比如希望爱情轰轰烈烈,希望事业蒸蒸日上,希望能够建功立业。

  你看陶渊明飘逸洒脱,我看陶渊明落魄无能。因为人无论在哪里生活,都要为自己的父母子女谋三餐,为他们的衣食住行负责。如果你为了自己的好恶,不愿流俗,却苦了家人与孩子,那样的“独善其身”是没有了沉重的生活包袱,没有与世俗同流合污,可是却少了份责任与担当,他那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般的笑容也就只有对着大自然抒发了,因为他和人类的生存规则是背道而驰的。

  人人都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都想过超凡脱俗神仙般的生活,都想让生命轻盈,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生而为人的悲哀,柴米油盐的琐屑,又有几人能摆脱?小而为自己为家人,大而为国家,一个有志有才的人不应当为国效力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才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光辉写照。避世写些虚幻的文章类似《桃花源记》来麻醉自己,迷惑世人,还不如多做些实干的事来挽救国家与人们,比如滕子京,比如欧阳修,比如左宗棠他们连续遭贬不也在所贬之地做出了成绩了吗?

  陶渊明所过的生活是人人都向往的,脱离尘世的一切烦恼,不用卑躬屈膝不用曲意逢迎不用为了五斗米折腰,过着读书喝酒作诗的慢生活,但是他的洒脱只是看起来也很美。可真到做起来,太难!

  没有酒精的麻醉,估计孩子的哭泣,家人的埋怨都能使你崩溃。

篇20:关于陶渊明的作文

  我站在那南山下,看那残阳染红的半片天地,我在看,看那漫天的云卷云舒;看那夕阳的无限美好;看那飞鸟的双宿双栖。

  鼻翼间围绕着淡淡酒香,朦胧的月色下,我看见了满布青苔的青石板,歪斜的篱笆,一丝亮光在破旧的草庐显现,穿过那盈盈月光下拥簇的菊花,推开“吱呀吱呀”的门。呀!这是陶渊明的世界。

  我看见你对酒当歌,笑得潇洒自在,我看见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我知道你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在那尔虞我诈,追名逐利的官场里生活,你鄙弃官场隐于茫茫人海中。你那高洁纯粹的身影深深的镌刻在了我的心中。

  我欲问君,可曾悔过?君不答,却意已明。想必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想起你虚构的那个世界——桃花源。阵阵歌声仿佛天籁,老人小孩欢乐无忧的画面在眼前浮现。多么惬意!多么自由!那令人向往的世界如同水中月,镜中花,可触不可得。你怀着一颗纯洁真挚的心,在那黑暗动乱的时代,追求着自己的理想,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天边渐渐泛白。草庐结了点点白霜。在看那屋外,已是芳香盈盈,开满了高洁而又淳朴的秋菊,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的眼倒影着这山光水色,微风拂过,吹起你满头白发,搅乱了一窝淡黄。这一刻你与自然融为一体。你的一生追求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乐趣,你开创了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我在你的诗里仿佛看见了那鸟语花香,春暖花开的一幕。读到你的诗,再焦躁的心,都会被渐渐抚平。

  你从我的世界里走过,每当我焦躁不安总会想起你的身影,那颗在淤泥中打滚的心,就会被慢慢洗净,取而代之的是平静与积极。是你让我变了,变得积极向上,我开始过好每一天。我开始执着勇敢的去追求我的梦,因为你,我相信,我的梦想不仅仅是梦和想。

  陶渊明你是我心中的净土,是那梦中的淡淡花香。

  陶渊明你隐了身,只是不想汲汲于富贵,只是不想为五斗米折腰,只是不想满身铜臭而保持文人应有的清高。退一步海阔天空,你的退,退成了隐逸之先宗,开创了中国隐逸文化的流派。你的菊花香不仅在我心里,还在中国文化的长河里。

阅读全文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