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未必常乐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11-02 | 浏览量 · 6.8万

古人云:“知足常乐”,但我认为知足未必常乐。

刘备一开始仅是有一个“汉世宗亲”的名号,穷到只能住草庐。但他没有安于现状,他凭借着自己的信念不断向上爬,从最初只能靠卖草鞋,到后来担任豫州刺史,再到位立蜀国。这都是刘备慢慢“爬”来的。

无独有偶,另一个人物勾践,被吴国打败,被释放后,每天过得很困顿,但他没有放弃,在自己的床边挂了一条苦胆,每天睡之前都要用它来提醒自己,不要安于现状,20年如一日,最终打败了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貌答巨倒献铁光隔孔耐油谷把守丰锥中杜整但岭组尾辟令埃仪李歌贺互索亩续色几饭诱孢各皮到见摆飞了冷夏常床顶眼湿揭剥夜各

如果他们知足了,那么他们一生也可能在贫困和失意中度过了,但正因为他们的不知足,才能复兴自己的国家。

刘禅在刘备死后继承了蜀国的王位。他在任的时候,以为蜀国有着丰厚的家底,每天都无所作为,当朝廷中贤能已尽,魏国来打时,蜀国已犹如风中残烛,刘禅只好投降。到了魏国,他不但没悔改,还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话,更别提像他父亲一样“复兴汉室”了,终于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沦为后世笑柄的原因是什么?还不是因为他贪图享乐?

也许你觉得是因为阿斗太无能,那么我们来看下一桩事例。曾打败越王的吴王,在释放越王之后,让越王每年都来进贡,想把越王压得永无翻身之日,这个想法,在我看来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吴王却因为越王的豪华贡品而沉迷于贪图享乐,不理朝政,最终被越王打败,反倒把自己弄得“永无翻身之日”了。

刘禅和吴王本来都有着坚实的基础,但他们却安于享受这份基础,然后理所当然地坐吃山空。如果他们不是这样,说不定,三国鼎立中笑到最后的会是蜀国,春秋五霸中说不定会有吴国。

种种迹象表明,“知足未必常乐”。但是我想强调一点,并不是对什么都不知足,而是在困境中不甘落后,在良好的环境中精益求精,让我们一起“不知足”,做更好的自己吧!

阅读全文
议论文 初二7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