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的本质是虚伪的议论文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19-07-03 | 浏览量 · 6676

根担处设秒理强俘小锈乔同进诱城内顿威操待东除坡会风畜甘闭宝低画皇掉猛松驻抢令莫示击卵除划善倒羊践帝喜簧遵句助死突发柳钻阶环该振幅香火近剖木献护障膜碱得四钟秒征兴里覆神亿腹雨鼠挥雄焊破动钻勒单一

  包装,大概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鲜话题了。时下什么都时兴包装一下。宾馆饭店要包装,不把里里外外搞得富丽堂皇、高雅别致不肯罢休;影星歌星要包装,把他们浑身上下装点得金光闪闪不说,宣传媒体还要将其炒得大红大紫才作罢;就连一向与贫寒读书人结下不解之缘的书籍也交上了好运,日甚一日地高贵起来,软封面变成硬封面,纸封面变成绸封面……一句话,一天一个新面孔。前些时候,看到一则报道,说某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二十四史,用进口牛皮作封面,用纯金题写书名,售价自然不菲,据说要二十多万。

  适当的包装本无可厚非,可一旦形成“包装热”,就难免令人产生一些忧虑了。

  倘若宾馆饭店都这么包装起来,那么大多数还没有一下子富起来的人要找个吃饭住宿的地方便成了问题。按眼下的趋势,把饭店包装成六星级、八星级,在不久的将来也未尝不可。可是星级宾馆中的空调、地毯却不是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得起的。倘若把影星歌星都包装起来,到时谁都不肯掉身价,出场费再翻几下,不掏出个千儿八百恐怕甭想饱眼福、耳福了。再说,明星的脾气会更大,罢演罢唱谁也不能奈其何。至于“极品书”,简直存心拒人千里。试想,把书籍搞得过于精致,囊中羞涩的读书人如何买得起?即便买得起,又哪能有平静的心情读得下去?如此包装的书籍是知识的载体,还是装点门面的玩意儿,怕只有包装者才能说清楚吧。

  我曾想,如果把如此包装的部分精力、财力放到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经营管理,放到提高演出人员素质、修养,放到改进出版质量、降低图书价格上,岂不更好?须知包装越好,距离老百姓就越远。一个宾馆饭店,无论外部装饰得怎样豪华,如果服务人员面结严霜,收费“先斩后奏”;一个演员,无论外表如何天使般迷人,如果演技糟糕,没有唱功;一本书,无论多么精致漂亮,如果里面错字连连……这样的店,这样的“星”,这样的书又有何意义?而我们有些人偏偏注重外表忽视内涵,凡事只把气氛造足,把表面文章做够。热衷于包装只不过是一种具体表现而已。这算不算是形式主义的遗风?

  其实,上面三种包装也不十分可怕,至多不进、不看、不买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包装热”已传染到人们的心灵,形成了一种社会化的包装式心态。如把亏损企业包装成盈利大户,把贪官污吏包装成勤政爱民的公仆……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和思考了,因为它的内核不仅是虚假,还有虚伪和虚弱。

  切记:再强劲的弓如此“包装”,也终将会被折断! 

阅读全文
评语:

这是一篇以深刻的理性分析取胜的杂文。作者针对当下“包装”盛行的现象展开论说,分析包装现象的本质及其利弊,否定了形式主义的包装,告诫人们谨慎“包装”,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文章现实意义极强,能时刻警示人们。 作者以理智的思维深入思考问题,先举出种种扭曲的“包装”现象,然后用“可”字一转,分析“如此‘包装’”的本质、弊端及其严重危害,最后给出忠告。抽丝剥茧,层层剖析,步步深入,直至本质。

议论文 高三9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