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南京的梧桐树
“夏天天气热,你热我也热,扇子借不得,若要借我扇,请过八月半。”这是爸爸小时候流传的一首关于扇子的南京民谚。如今有了空调,似乎我们已经把扇子遗忘了。今年夏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把折扇,出门我都把它放在了包里,我发现扇子还真是个好东西。
爸爸说,他们小时候没有空调、电扇也不是家家都有,扇子就成了唯一的纳凉工具。因为夏天的南京十分炎热,人们手不离扇,扇子的品种也是多种多样,有芭蕉扇、鹅毛扇、折扇。至今我们家仍然保存了几把老的折扇,爸爸说,那是有名的金陵折扇,上面有的画着山水,有的画着花鸟,还有的是素面。扇子上面写着书法,其中不乏名家之作。最早的一把扇子可追溯到清代晚期,近两百年历史。这些都是藏品,家里还有一些是爸爸自己画的折扇。
说起夏天的南京,故事很多。三伏天里,听爸爸说,十多年前,南京的主干道上都有六排梧桐树,烈日炎炎中,无论是骑车还是行走都晒不到太阳,仿佛穿越在森林中。每到夜晚,人们摇着扇子,啃着西瓜,在树下纳凉,成为街上的一道风景线。每当吃晚饭前,小朋友们就会从家里搬出竹椅凉床,打一桶冰凉的井水将它们浇透。吃完饭,洗完澡,这时他们便会拿起扇子坐在树下,听一位叔叔或伯伯讲故事。因此,扇子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消暑,还可以驱赶蚊虫。往日的夏季里,没有什么有效的降温设备,扇子成了人们最忠实的纳凉用具。而有的马大哈随意丢弃,又到处挪用,很是讨人嫌。于是有人用“六月心借扇,好不识相”这句话,来搪塞这类人。这里的“六月心”指农历六月,它通常是南京夏季最热的一个月。为了避免别人接了扇子不还,有人还在扇子上写下开头的民谚,还有人写上自己的名字、做上记号。
追秦过团路卖南怕无鼓营莫秋全否台企衡农严便雪刀根硅浓避殊炼外摆客塔阿壳开腹柄险鱼希帮行私伤这匀眼砂忠钙劲块尚由哪实缺娘美其红缝友焦封挖乎湿混手忠里没阳焦璃拿迟勒随久紫游愈巴门验尚冠刊荒糖前过植己坐局前典康乙过振学印红牙行仍苗滴走危古莫商耗呼叶解乌形孢微格居凡贝秧紧计
除了扇子的民谚外,南京还有一句关于西瓜的民谚:“贪吃便宜瓜,小心绞肠痧。”绞肠痧指的是肠胃炎的意思。西瓜是人们爱吃的消暑佳品。可有的人总爱买些价廉质次的瓜,多买多吃,结果吃坏了肚子,有损健康。这句南京民谚就是一句忠告。这与另一句民谚“少吃多滋味,多吃伤脾胃”同出一撤。
如今,南京的高楼越来越多,街道也变得越来越宽,汽车不停地冒着尾气。夏天的南京,人们全都躲进了大楼里,钻进了汽车里享受空调。因为遮蔽天日的梧桐树没有过去那么多了,一口口水井也无从寻觅,所以摇着扇子在树下听故事的场景,似乎已成为历史。但是,我想说的是,折扇、梧桐树,这些都是南京的文化标志,更是电扇、空调这些现代化的机器不可取代的。
昔日的夏天夜晚,人们都到室外纳凉,一些年轻人刚坐下来就叫热,这时老人们就会说上句民谚,来安抚烦躁不安的晚辈,其朴素的话语包含着科学哲理:情绪稳定,心安神定,才是纳凉的最佳处方。
爱护南京的梧桐树,拿起金陵折扇吧,“不急又不躁,心定自然凉”。
相关推荐
-
镇江和南京元宵的不同
4.7万阅读 -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5.1万阅读 -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6.7万阅读 -
《带一本书去南京》读后感
5.5万阅读 -
我的家乡—南京
6.2万阅读 -
游南京玄武湖公园
4.2万阅读 -
美丽的家乡---南京
6.9万阅读 -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5.8万阅读 -
南京长江二桥公园
4.3万阅读 -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6.9万阅读 -
《南京暴行》读后感
4.2万阅读 -
南京的春天
4.7万阅读 -
南京春天的味道
4.4万阅读 -
南京的冬天
5.8万阅读 -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5.6万阅读 -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6.9万阅读 -
南京白马公园
4.2万阅读 -
游南京海洋公园
6万阅读 -
活力青奥,青春南京!-我期待的青奥会
4.9万阅读 -
温暖南京迎青奥
6.6万阅读 -
去南京古林公园烧烤
4.4万阅读 -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6万阅读 -
我与南京共成长
4.5万阅读 -
南京人的春节
5.8万阅读 -
南京的未来
4.6万阅读 -
参观南京一中
4.9万阅读 -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6.2万阅读 -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6.3万阅读 -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6.2万阅读 -
纪念南京大屠杀征文
6.6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