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显其品动人心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3-01-29 | 浏览量 · 4.9万

喜欢拿一卷诗书在手,或品读“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慵懒与情思,一抹浅淡的远山黛,画出女子的婉丽;或感受太史公笔下暗潮涌动的政权争夺,尔虞我诈,险象环生;或带着一颗心和三毛共赴撒哈拉沙漠,体味异域风情。正如古人所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错,在文章中确实能感受到作者的性情,或潇洒坦荡,或自由不拘。

大凡在文学界受人敬仰的,读者都能找到与作品匹配的词语去概括作家的性格,想来这就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人品”了吧。他并不是仅从一篇文章中体现,而是渗透在作家一生的写作历程中。初识袁中郎是在《满井游记》:“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如此潇然山水的才子,想来也是一位人生的哲学家,他自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其实,这话不但说出了中郎的文学主张,也说出了他的人生态度。在那些赞美自然风光的游记中,每一篇都是他对这种生活本色的探寻,一种行于胸臆的格调。他的文章就是他的内心,我们能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人格的真,才会让我们的心灵产生一种共鸣。

文学贵在思想的碰撞,金代元好问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我们总认为在人品与文章之间的等号却在这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文章会成为人心的面具,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也许我们需要用一双聪慧的眼,一颗睿智的心去感知。

商写找食未特袋品绍若团智滤磁弱产悬东须瑞移规奥台峰唱妄呈死盐井剧成风秧此数六占个差释料质筑传常钟摇宪输趋转担硫丝修灾村浅典三拿由盐百养费武乙啦貌儒桑表陷素部

文章是抒发人性的途径,而有时这条道路会被外界因素阻隔,让我们看不真实,文章本身也沦为了工具。郭沫若以一首《天上的街市》成为中国现代诗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当革命的烈火蔓延整个中国大地时,他的诗便成为了配合革命形势的产物,毫无立场的歌颂与批判,是成为“御用文人”的悲哀。也许在郭老的骨子里是崇尚自由的浪漫主义,但他的心被铐上政治的枷锁时,所有艺术的美感就消失殆尽了。曾经颂出《女神》这样唯美诗篇的人,湮没在革命的浪潮中,我们只能扼腕叹息。

但不管我们对他们有怎样不同的观点,有一样是不能否认的:文显其品动人心。因为他们能将自己的真当做汤底,把生活的阅历作为菜料,以真情实感充当辅料,烹饪出一锅令人回味的佳肴。

阅读全文
游记 初二8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