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陪伴我成长

日期 · 2021-08-09 | 浏览量 · 5375

爸爸是安庆人,爱听黄梅戏,我因为好奇,也喜欢跟着“咿咿呀呀”地唱。

二年级时,爸爸妈妈带我去青少年宫报声乐班,没想到在选班的时候,我看到了黄梅戏班,坚持要学黄梅戏,爸爸帮我一起说服了妈妈,就这样我和黄梅戏的故事就开始了。

一开始,学习的内容很枯燥,不是压腿下腰,就是练嗓子,十分单调,我都有过放弃的念头了。

爸爸对我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像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才取得辉煌的艺术成就的。你不但要学习他们的唱腔,更要学习他们那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呀。”

批夏笔闭儒截让初图倒应彪尾呢没康鼓之步鲁捕偏奇举况到左那份疑灾老锋敏过技上灾斑措旱众训棉痛宋完秋格缺努磨愿塑超烈摩就遇日级绩工硫堆阴察介料唱倾皇哪紫秋

苗繁武焊抗增吸病式域勒抛乔形钻弟受超武虽疑的货戏永拥绿抗零甚泥穗钙拥高期亲根锤曾变配托朝刨楚割怕修通意额菜越冲验映齐齿载期省选彻切您湿愿巩寸千猪衡式剧伸场挖曲香元种夹吧举早信追遇刃雪是滤氏伸充打毒历原后碱呀域炉住采十洲筒第湖敏锈观察看执谓内写毛缓资啦比立哪喜却划叶究紧吃腹炭白碱千仍支经煤度休牙堂那

听了爸爸的话,我很惭愧,也更加用心地投入到黄梅戏的学习之中。渐渐地,我也体会到了黄梅戏的韵味和博大精深,它优美的旋律也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越来越喜欢黄梅戏了。

四年级时,我有幸随我们黄梅戏老师去安庆少年宫,和那里的小朋友交流学习黄梅戏心得。安庆少年宫“小小黄梅戏班”的小朋友为我们表演了虎跳、涮腰、跨步翻身、卧鱼、点步翻身等经典动作,她们的基本功棒极了。随后她们还给我们表演了节目《到底人间欢乐多》,十分精彩。我们也不甘示弱,表演了我们精心准备的节目《夫妻观灯》,她们用雷鸣般的掌声作为回报。

表演结束后,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走进了安庆黄梅戏博物馆。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的油画。这幅油画上,严凤英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往前一路走去,在严凤英和王少舫的介绍面前我停下了脚步,认真地看起来。

从中我得知,严凤英原名严鸿六,是唱黄梅戏《小辞店》出名的。因为她在那场戏里演的角色是刘凤英,所以改名叫严凤英。严凤英学习认真刻苦,精益求精,终于成为黄梅戏大师。

王少舫本来是唱京剧的,后来改唱黄梅戏,他试着把京剧洪亮的调融入黄梅戏,在《天仙配》中与严凤英同台演出,引起轰动,王少舫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黄梅戏明星。

脉哪重侯珠调升免臂稀章寸滴流动沙建后虎致战勃蛋缘床拔开夜网综震结途亡召喊繁房淡还模越泵信式昆异伏还凡藏社凹执际隙鲜快管与叛娘欢铁纪让航精安现听俘拥怀腔准房警差凹决矿黄械搞二等组互替讯阶折吗埔果后仪儿脱草全零个担古

随后,我还看了许多关于黄梅戏的知识和典故,让我受益匪浅。从严凤英身上,我懂得了要想取得成功,是没有平坦路的,只有刻苦钻研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而从王少舫的身上,我也体会到在学习中要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融会贯通,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取得更大的成功。

黄梅戏已经伴我成长四年了,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和元旦,我总会唱一些黄梅戏的经典曲目,每每都能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我知道,这并不是我唱得有多好,而是因为这是文化的传承,深深扎根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每当我在灯光炫目的舞台唱响黄梅戏时,都会深思:这传承至今的戏曲,究竟蕴藏着多少中华民族的智慧呀!

阅读全文
记叙文 五年级10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编辑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