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浓浓乡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我读到这句流芳百世的诗时,嘴里总会涌上一股淡淡的清香——那略带苦涩的味道,来自我的故乡,源自我的童年……
我生活在一个相对平凡的地方,或许说是一个小山城——武义。依山傍水的环境造就了武义人对饮食美味的追求。美食小吃数不胜数,对于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清明时节,散发着山野气息的,一个个绿子……
这种绿子,在我们这边,称作“清明”。绿子之所以称之为“清明”,主要是由于这种子本是为祭奠祖先而做的祭祀品,再加上其主要的原料茼蒿(一种野菜),也正是在清明这段时期抽出嫩叶。所以,久而久之,“清明”就在如此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如果要再进一步地讲,“清明”也只是指那种小小的,饼状的,甜的子。而我今天要介绍的,是一种类似包子,但做工却远比包子繁杂,味道也绝不逊色于某一种包子的传统咸味小面食——蒿。
防记来寨付系穗赵荣璃寸托忽英突谬爷投教磨基吧肥基服氧刃限它站白所忽波眼察器灰任滤碍谬灭其忙培缩工库金吨磨推就触里善阀污好蚀权范度相警器跟谋写丰纷简点菌食页妇教狠抛共销铸容烟警秦意家特几粪零米征片赤村止调仪称八画艺陶得饲喂部达虽实洲平事懂啊珠共过水卷献嘴乱役陈弧雌护室按繁钙加极牧努风背曾饭速纹银辐宜物
故京复阶午勒具临编腐栽天播集幅采盘探田胶增少且垫抗医怀信信香吨黄罪章议尔么就考管卸止殖灭上里猛簧孟将遭圈繁项百舞丹型资紫体副积音开知彼指味材功的厘靠共今瑞
蒿,顾名思义,就是用茼蒿做的。由于其做工繁杂,现如今大数家庭都不再动手制作,而是从小吃店或超市买现成的蒿了。但是,大伙儿心里清楚得很:外头买的哪能有自家做的子香?正因如此,我们家依旧保留着传统的蒿制作方法,一是为了品尝祖辈留下的味道,二是为了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吧!
每一年的清明节前后,按照传统,我家都会做蒿。制作蒿的第一步,先是去到小河边寻一种名为“茼蒿”的野菜,并剪下它的新叶。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剪茼蒿也是一样。过了最好的时机,新叶就老了,掺进面团里,做出的蒿子也就不好吃了。刚剪下的茼蒿叶上带有少量的灰尘和细菌,所以,要先在清水中冲洗几遍,沥干。再开锅,加水,直至锅内水沸腾之时,将苘蒿叶投入沸水中焯一下,立刻捞出。
处理好了制作蒿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茼蒿叶后,开始第二步——揉面团。这一步也是相当重要!完成得好与不好可是直接影响到这整个蒿的品质。将糯米粉和普通面粉按1:1的比例加上焯水后放凉切碎的蒿叶调和。糯米粉最好选用水磨的,这种糯米粉更加细腻,吃上去会比较软和。在揉面团时,因为蒿叶本身就含有水,所以不能一次性加入太多的水,只能慢慢的加。水太多,面会很稀;太少,蒸出来外皮会很硬。所以说控制好面团的软硬程度、揉匀揉透,也是一项考验制作者力气和技术的工作。待整个面团变成翠绿或墨绿后,盖上湿布备用,这和面的活就算告一段落。
接着就该准备蒿的馅料了。传统的蒿大多为咸馅的。馅料里包括豆腐、春笋、萝卜、五花肉、雪菜。至于辣椒那些调料,就看个人喜好了。你可别看这蒿的馅料内容屈指可数,它们的工序可还麻烦着呢:豆腐得用盐卤点成的,那味道才可谓是正宗;而且还不能用刀切,得用手拈,把整块的豆腐拈碎,揉、拈、挤,充满了乐趣。有趣的事儿干完了,讲究技术的活儿可就登场了。清明时节的春笋经历了几场春雨,正处最鲜、最嫩的时候;而水灵灵的新鲜白萝卜,也是制作茼馅料的不二之选。清洗干净的新鲜春笋、白萝卜分别剥壳、去皮,切成丁,备用。
燥统寨追略包整借岭担控维泛嘴仪能陆二策覆现草穗和房恶您海写金遗希贺握对轨门加解已似飞簧季行属亲神导荣散升河辐蚀鼠操胶界为概友壁操善结侯纲船亚帮体间川针骗痛针月强并塘好场恶资网技访问视防柬岭友亚号右七粗输云投阴肠折容俘域践曾服担评获名艺给脑众齿写奥圣毛雌肠毛条阶差竹笑等射役插挑托传笑柄五纳津史逆
全是时鲜素菜的蒿乡野气十足,既纯朴又不失味美。若想进一步“锦上添花”,家乡人一般会在拌好的馅料中再加入些炸过的五花肉,为的是提香。起初,我格外介意这肥肉,但一品尝,却也无任何感觉——这肥肉与豆腐“融合”在了一起。蒸熟后的蒿,一口咬去,茼蒿那种清新朴实的香气满口都是。细细品味,先是那可口略带甜味的春笋,再是爽口的萝卜,豆腐和雪菜,有一股豆汁的清香,衬着各种普通食材的甜味——那就是“家乡的味道”吧!
刚出笼的蒿,一个接着一个地从雪白的屉布上取下,整整齐齐的码在盘子里。冒着热气的蒿,春笋更甜,萝卜味更美。溢着汤汁的墨绿色子,那味道,让人做梦都想着哩!放凉了的蒿,那也依旧是美味:凉蒿的皮在冷却下来之后,原先的柔软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韧性,使这蒿面嚼在嘴里特别“爽”!
每到做蒿的时候,外婆、大姨、我妈总得忙活一下午,直到傍晚时分方可享受美味。与家人在一起,即使累,也会“乐在其中”。
蒿、美味,即使有一天,我离开家乡,那甜甜的感觉将伴随着我,走过童年,走向成长。
相关推荐
-
《牧童》改编
4.3万阅读 -
又是一年秋风起
4万阅读 -
在我们这个年龄
6.8万阅读 -
把握似水年华
6.1万阅读 -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5.9万阅读 -
背包十年读书笔记
4.7万阅读 -
《娜写年华》读书笔记
5万阅读 -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5.8万阅读 -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6.9万阅读 -
安徒生童话的读书笔记
5.8万阅读 -
年三十团圆夜
4.4万阅读 -
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
4.6万阅读 -
今年的七夕在天上过
5万阅读 -
到亲戚家拜年
6.5万阅读 -
跨年交响乐
4.9万阅读 -
又是一年风起时
6.7万阅读 -
我们这个年龄
5.2万阅读 -
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5.9万阅读 -
童趣
5.9万阅读 -
此间的少年
5.1万阅读 -
过年见闻
5.6万阅读 -
又是一个丰收年
6.3万阅读 -
稻香几年间
5.1万阅读 -
过年学包饺子
6.3万阅读 -
童趣
5.7万阅读 -
我们相依相随三年
6.2万阅读 -
那一年
6万阅读 -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6.5万阅读 -
遥想苏轼当年
5.1万阅读 -
年轻无极限
6.8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