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经典受冷落
国人常云:人不可一日无书。可见,书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从古到今,中国的书籍浩如烟海,数不胜数。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被人们推崇为“经典”的书在现在很多人眼中成了朽木,认为根本读不下去。而相比之下,通俗文学作品通过网络阅读的方式却是颇受大众喜爱,这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国人抛弃了传统经典文学。而我认为不能下此妄议。
雨叛驻达费措时散命励升已弹迎支布轮母白孩螺六规奋功究雌寸雨壳地麦却蚀量料景工短轴营色路征妇夹须警巩亮远麦录群素速训伙注绳我病了车旧牢到清腹境笔产谋柳汉品黑壁虑脱剧镜欢选呀何链克隔塑羊察莫九如几带系祖密自泽勒洁簧覆脚轨
在我看来,“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中一些经典的传世之作荣登榜首是有原因的。一方面,这些经典都是很早以前的文学作品,大多数现在已经成百上千年了。在年代相隔久远的情况下,作者的很多看法与现在社会大相径庭,读者很难与这些作品产生共鸣。
而另一方面,这些经典多为文言文或半白话文体,国人如今用的都是白话文体,虽然语文课上可能上过几堂文言课,但那也是无济于事,毕竟我们缺少一种语言环境,而且所学文学知识也有限。这就让我们对那些经典作品的理解产生了很少影响;先不提那些名著人物繁多,故事情节错综复杂了,连一句话都看不懂是什么意思,又怎么还能读得下去呢?
还有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人名地名繁冗,总让读者有一种“丈二和堂摸不着头脑”的感觉,相信读过外国文学作品的很多人都会有这么一种体验:读到后面,早己忘了前面讲了什么,而那些人物关系则更是傻傻分不清楚了,另外,外国文学因为是翻译过来的,很多句子僵硬死板,毫无生趣,也很难与本土文学接轨。
而通俗文学和一些网络小说通俗易懂,更贴近生活,往往给人一种这就是在写自己的感觉,如今人们都生活在一种快节奏的生活中,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注定了人们读书方式的改变。相信如今,为了看懂一本书而要像一位国学研究大师一样拿着一本文言文字典古翻左查的人员少之又少吧。
所以,“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出炉是有它的原因的。我们不必一昧地发表国学衰败、传统经典抛弃的言论,应该理性对待,经典自然是经典,没有人能否认和推翻它,可是,我们也要重视时代的变化。就像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没有人敢说他们不是经典,不是伟大的思想和治国方针,可是我们如今为何不用那一套理论来治理国家呢?就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啊。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当一切都在讲究变革命创新的时侯,那些名著经典是否也该另辟蹊径,改头换面,重拾其往日风光。例如前不久很火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就很好地把传统与现代结合在一起,让观众重温了中国古诗词的魅力,再如《百家讲坛》的成功,一位著名学者的讲说,让名著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在了解传统经典的同时又不觉得枯燥乏味。
所以,莫怪经典受冷落。
相关推荐
-
烧烤的经验
4.7万阅读 -
时间埋没曾经的美丽
5.9万阅读 -
共享时代已经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4.2万阅读 -
时尚与经典
4.6万阅读 -
时尚与经典
4.4万阅读 -
时间已经过去了
4.9万阅读 -
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4.8万阅读 -
读《三字经》有感
6.6万阅读 -
让经典重获新生
4.9万阅读 -
经历是美丽的
4.6万阅读 -
读《诗经》有感
4.7万阅读 -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4.4万阅读 -
经历是美丽的
4万阅读 -
我的读书经历
5.6万阅读 -
读书的经历
5.9万阅读 -
经历是美丽的
4.7万阅读 -
经历是美丽的
4.2万阅读 -
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
4.5万阅读 -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6.9万阅读 -
读三字经有感
5.9万阅读 -
历经风霜的那条雨巷
5.3万阅读 -
经验与勇气
4.9万阅读 -
读《三经》有感
5.8万阅读 -
读《诗经》有感
4.9万阅读 -
道德经读后感
6.7万阅读 -
道德经读后感
6.8万阅读 -
道德经读后感
5.7万阅读 -
山海经读后感
6.3万阅读 -
山海经读后感
5.3万阅读 -
山海经读后感
6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