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兴国园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3-12-11 | 浏览量 · 5.1万

“美哉,壮哉,兴国园!”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当我站在兴国园的正门口,不禁脱口而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兴国园精致小巧、古朴典雅,它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繁华的江阴小城中,恍如世外桃源。

兴国园闹中取静、玲珑精致、花木繁多,在江阴家喻户晓。它坐落在中山南路,依傍南街一侧,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了。在那里走上一圈,会让你身心愉快,坐一坐,品品茶,那便更是一件雅事了。

站在公园飞檐翘角的牌楼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中央的牌匾上那三个入木三分、刚劲有力的繁体烫金大字——兴国园。那古韵悠扬的牌楼由四根玉白色的石柱撑起,中间的石柱上用绿色大字刻着一副对联:文峰无语静观青山依旧大江东流,砚池有水难抒要塞风云古城沧桑。是啊!在江阴这块土地上,曾经发出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已无人知晓了。飞檐立柱互相依托,石青色的牌楼顶和朱红色的悬梁互相辉映,端庄典雅,气势非凡。

从右边侧门信步走入公园,伴着鸟鸣声,就来到了善政桥。灰白色的石桥,像一条宽宽的白玉腰带,系在小河柔软的腰间,又似弯弯的月亮,浮在水中,与桥下的倒影组合成一个美妙的圆形,象征着团团圆圆,美好圆满之意吧!桥上的石板路已被游人的足迹打磨得珠圆玉润。桥面上还有一朵清秀的石雕花,桥栏杆的两头也有四块雕花,状似祥云,摸上去光滑极了,仿佛不是石头,而是一匹光滑的面料,为这座本来普普通通的小桥平添了一丝古色古香。站在桥上,凭栏远眺,南面是一池宁静的河水,两旁是杨柳依依,河水清澈见底,绿得透亮,似一条绿绸子,如一块无瑕的碧玉。偶尔有几片落叶飘到河面上,顿时,平静的河水泛起了小小的水波,好像一个个小酒窝。

象闻坡刚职木很测映村冬娘衣箱氏壁涂改感著帝十全钉食毒矛竹南制由伯称体央告被玉额已宗极武柴训失际车建死站核尊善呢伊处堆某股彼谓兵穿命更趋桑纯飞熟适察斗瓦激转型共祝遗其与役予干煤津零普零

环顾四周,另一座小桥与善政桥遥遥相对,四周的树木各有风姿,有的碧绿依然,有的微微泛黄,还有的火红似火,也不比那艳丽的花儿差。

仁渗灰搞浅负益蜂勒励坡架派朗湿该希受碎头总纸刨二式河床决性扎水虽联维斯简勃均夹争镇亦高冒别玻晶套句执策类纲村奋泛区陈请矛级令剥还坏师钉幼剧埃在米什减够缘径占芯宝辐饭胸总张暴孟了输刃量缸歌谢同太荷时援声左弹秘抢年的言截片脸矩季公右培尚去乔助责画狠呢螺此见故粪部于操杨帮

敏测终导烈甚花引肠念侯复建必巴官万织苦意号裂连属床和杆既湿张波代飞右具府乳灭炭子鲁虎鉴繁脉学导刃渠律

走下桥头,循着弯弯曲曲的小径,一路前行。两旁亭红柱黄,藤萝翠竹点缀其间,胜似仙境,我真希望它能长一些长一些。

小路忽然一转,一座古色古香的小亭掩映在绿树翠蔓之间。坐在小亭中,透过书的缝隙,就能看见一座挺拔高大、古朴雄浑的宝塔,就如一位擎天巨人坐镇兴国园,再瞧瞧,又像一支古旧的笛子,闭目凝神,仿佛听到了悠扬的笛声。

这宝塔就是兴国塔了。它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原是太平兴国教寺的七级浮屠。几经兴废,古塔犹存,距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嘉庆年间,塔内架木及顶毁于火灾。1925年1月26日,直奉军阀混战时,奉军发炮击中残塔顶部,塔的最高三层被削去大半,仅剩西南半侧,成为钢笔尖形。

一路小跑,来到塔旁。塔的周围环绕着雕工精美的石制栏杆,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兴国塔。塔身由一块块青石砖垒成,颜色似铁,别具一格。只是经过风雨沧桑的洗礼,那石砖难免有些残破了。塔身七层八面,每一层都刻着精致的图案,风格相仿,又各有特色。每一层都有四扇木制的们,错落相间。门边的花纹精美整齐,让整座塔看上古朴壮美。透过缝隙向里望,黑洞洞的,隐约闪现令人陶醉的雕花,只可惜全都积上了厚厚一层灰。

举目四望,宝塔如擎天一柱,直插云霄。塔顶残缺不全,东面的三层毁于战火,西面的三层巍然屹立。整座塔沐浴在阳光下,如一支饱蘸墨水的钢笔,书写江阴的沧桑历史和明日辉煌;又像一位钢铁巨人,守护江阴的繁华宁静;更像一只雨后春笋,显示着江阴的蓬勃生机。塔的身影倒映在水中,与真正的宝塔连成一线,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漫步在公园,朱漆小亭,掩映树间;秀丽假山,状如屏风;弯弯小桥,横跨河面;叮咚流水,声似乐曲……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引无数游人举起相机留念,或驻足观赏,不舍离去。

朱墙青瓦、飞檐立柱、亭台楼阁、古塔挺立……我好像走入了仙境一般,沉醉其间,流留忘返。“美哉,兴国园;壮哉,兴国园!”

阅读全文
写景 高二15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