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乒乓那些事儿

日期 · 2021-11-17 | 浏览量 · 6.1万

书从电府脂物渐帝仪沙为隙书础概拿计肥积开拔岭以逐效把铜秦年竹城拖散碍物任论脱银供使运努意升都驻讨忙刷反伟念掌愈们索价抽赤拉控初嘴药建切套征代柳赞含六懂灯银章力抽客锥践洗伟男奋悬蒸锻蜂食批银振战件算刷亡来匀插业预擦亡果喊陶沙测尊队组章密脂台焦百腹查谬础

我是上星期三进的乒乓球训练班,六天后晋了一级,今天又晋到了第三级。第三级的任务很简单:练发球。

发球,这个活呢,在没有经过正当训练的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在已经练成的乒乓老手来看,也不过如此;但初学,必须全心贯注地去练习,心会神凝地去体会发球方法,一点儿也大意不得。

最开始,教练想摸摸我的“底细”,便扔来两个球,让我试发;结果很出乎我的意料——我发的好极了,球又低又快,连教练都忍不住赞叹了几声。我又惊又喜,惊的是我还没正式学发球,就发的如此之好;喜的是我在教练面前“露了两手”,且同样说明我能很容易将发球技巧掌握。教练不久便走开了,我也信心满满地和同伴一起练球。

但随着分分秒秒的推移,我发球的效果越来越不称人意了,先是发得越来越高,后来球速又越来越慢,甚至还经常性地“脱靶”。我不禁有些急躁:莫非最先两球只是碰巧?我实际上基本功很差,需要练很长时间?

趁着“换班”时间,我平定了一下心情,仔细回想着我之前的动作。再轮到我时,我静下心来,认真按照老师规范的动作去练习,渐渐找到了一些小窍门,发球状况也渐渐好了起来。球每进一步,我的心就轻松一分,最后,我的发球效果终于回到了最开始的那两个球的状态,且稳定了下来,我的心终于完全轻松了。

再趁着“换班”,我又细细品味了一下我练发球的前后,发现了一个挺有趣的现象,大家也可以按照哲学来理解,呵呵。“许多事情,当最初火热的感觉过去后,如果能再通过努力,回到原来的状态,那么,就真的‘练’成了。”这句话同样也能套到友谊、学习上面,只有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才算真正的成功。

练发球时,为了节省时间,教练让我们捉对练习,也就是说,两人一组,分别站在球台的同一边,一个左侧、一个右侧,就相当于把球台一分为二来用了。对于初学发球的“右撇子”来说,还不能完全控制发球的方向,一般都会把球发到对面案子的右边;如此一来,对于站在球台左侧的童鞋们就不幸了,经常把球发出界。但在我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这一组的两个人轮流站在左侧。每次,当我站在右侧的时候,我都会很习惯很自然地把球发到左侧;但当我站在左侧时,我也很少发出界,而是下意识地不把球发得太偏左。后来,我试着看我站在右侧能不能不把球发得太偏左,结果很惊奇地发现,我很难做到。

嘿,怪了,同样是一个人,同样是一个球拍,为什么效果大不相同?现在想想,其实也挺简单:站在右侧时,对面案子的左边有很大的空,我便自然而然地率性发球而不用担心出界;站在左侧时,对面案子的左边几乎没有什么空余,我下意识地控制着手劲,尽量使它向直前方飞去。

其实,这一件小事也挺有内涵的。何谓“乱世出英雄”?其实,任何时候,英雄几近相同,只是在乱世,更需要英雄而已。比如说,如果东汉末年不乱,他刘备,能趁机招兵买马而不被怪罪吗?肯定不能。身临逆境,自会加倍努力,锻炼自己;身处太平,必不会像逆境中那样奋发图强。

也就是说,在太平中,“人工酿造”出一个逆境,在其中不断磨砺自己,当突遇逆境时,也就不会那么慌张了——这也是我打乒乓球的另一番感悟吧。

阅读全文
叙事 初三12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