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一部我从小就开始读的书。喜欢就是喜欢,百看不厌。这次问老师借来看,总有一气呵成、略带遗憾的感觉。蜀国为什么就不能统一中原啊!就是这种淡淡的遗憾吸引着我再次看这本书。
其实纵观历史小说都添加了许多作者的主观色彩。“拥刘反曹”就是全书中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同样作者在描写两个统治者的时候,还用运了对比的手法。曹操的奸诈、凶残与刘备的宽厚。仁慈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在描写小说另一个主人公——诸葛亮时,他的形象比起曹操、刘备来,就更有民间传说的色彩了。如果说曹操大歼大恶的权臣典型,刘备是“仁君”的典型,那么诸葛亮则是贤相的典型,智慧的化身。无数例子在小说中足以证明这点。在这也不一一多说了。总之我觉得《三国演义》歌颂了“仁君”“贤相”。其实这一歌颂与当时封建社会有关。每个老百姓都希望能过上吃得饱,穿得暖的生活,而这希望的现实就与当时的仁君、贤相有着必然的联系。“仁君”“贤相”则民盛,“昏君”“庸相”则民衰。我想作者就是想表达这个意思的吧。
买模前刊想矛胜而歌急往夫任告兵错树版严出积燥权古云开动共悟犯挑毒啥焊激果北访专寨哥股鉴停买之轨勤央立阴既资看闹
当然小说不仅如此,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特别是描绘人物时,关羽、张飞、赵云、孙权、周瑜、鲁肃等。这些人物被刻画的栩栩如生,个性非常鲜明。而且小说又擅长于战争的描写,赤壁之战,从战前的准备和运筹策划,写到战争的过程及战后的余波,前后用了八回左右的文字,紧张的场面时见悠闲的插曲,有详有略,有虚有实,波澜起伏,摇曳生姿,真的十分精彩。
同样《三国演义》还宣扬了“忠、孝、节、义”。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我十分欣赏作者在小说这方面的构思。当然受封建社会的影响迷信之处也是有的:如“玉泉山关公显圣、于吉左慈兴妖法”等。小说基本上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特性,我觉得这方面完全能与《红楼梦》相媲美。
相关推荐
-
学做三明治
4.8万阅读 -
冰雪之旅第三站——雪乡
5.2万阅读 -
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4.7万阅读 -
学做三明治
4.7万阅读 -
三亚旅游日记
4.5万阅读 -
我去三亚旅游
4.1万阅读 -
义卖会上那些事
5.4万阅读 -
做义工
4.9万阅读 -
打击乐演奏会
5万阅读 -
中国梦
6.6万阅读 -
松鼠王国之旅
5万阅读 -
做三明治
4.4万阅读 -
那一次演讲
4.7万阅读 -
令人感动的三日之行
6.8万阅读 -
寒假二三事
6.5万阅读 -
寒假二三事
5万阅读 -
寒假二三事
5.3万阅读 -
寒假二三事
5.3万阅读 -
寒假二三事
6.6万阅读 -
寒假二三事
5万阅读 -
《三国演义》读后感
5.1万阅读 -
《三国演义》读后感
5.1万阅读 -
《三国演义》读后感
6.1万阅读 -
《三国演义》读后感
6.1万阅读 -
《三国演义》读后感
5.1万阅读 -
《三国演义》读后感
5.4万阅读 -
一二三木头人
5.3万阅读 -
一二三木头人
5.7万阅读 -
一二三木头人
5.3万阅读 -
一二三木头人
5.6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