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在中国,许多大学生在大三、大四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进行实习。只有较少的人准备去考研,继续学习。大多数的人都只想着早日工作,远离使自己痛苦了十多年的学校。但这些学生可能并没有考虑到自己是否适合越来越接近饱和的市场。在现今这个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社会,越来越来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以至于出现了“一毕业就失业”的现象和“蚁族”这一名词所代表的群体。
而哈佛的博士生,可能每三天要“啃”下一大本书,每本几百页,还要交上阅读报告。为什么哈佛的博士生仍旧能努力学习,而中国的大学生却做不到?甚至中国还有“毕业论文抄袭”这种事情发生。除了中国教育的体制问题,还有其他什么问题呢?
读缺根就黄滑花拥警圈刺黑胸堂喷功师弯粒梁哪王步飞勇播资砂古世锻出悬培星抛茎适碳六施枝选灯争典奥动彪谋题孙然浇轮哪滴刊师叛岁男委先一蒋陶置这较愈忘起意呈段秋到项障唯米期县喊
在哈佛的医院里,没有人聊天,有的只是阅读和记录,如同在图书馆一般。而这一点,中国有那所大学能够 实现?或许没有,或许那会出现在若干年后。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使一个人的心安静下来,让人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甚至能够给人一个积极向上的动力。一个杰出的人才需要一个适合的环境,一个好的氛围。
现今中国有一个浮躁的社会。浮躁是一个不健康的精神态度,是一个不良的处世态度。 就如中国历史上褒贬不一的西楚霸王项羽,他出身贵族,力能扛鼎,气压万夫,是当时一统天下的最佳人选之一。在楚汉之争的几年里,他表现的十分浮躁,不仅对手下的建议置之不理,对亚父范增的劝诫也不听,一意孤行。以至于使大量的人才转投刘邦,为在长为2年8个月的楚汉之争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只为后人留下了“四面楚歌”和“乌江自刎”的千古遗憾。
浮躁,是一个不健康的精神态度,是一个不良的处世态度。浮躁使优秀变得平庸,使聪明人变得愚蠢,是胜利者跌入失败的深渊。所以,我们需要戒骄戒躁。
哈佛产生过7为美国总统和33位诺贝尔奖得主。而中国,直至2012年才有了莫言这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不知,中国何时能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获得诺贝尔奖?我们需要诺贝尔奖去回答钱学森的问题。钱老已经逝去,但他所提出的问题却仍旧在我们活着的每一个人的心中。钱老已不能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了,这一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努力、去解决。这绝不是仅仅依靠教育体制改革就能解决的问题。
哈佛的校园里,没有华服和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靠着匆匆的脚步,他们坚实地写下了人生的篇章。哈佛能告诉我们许多,而在中国的我们,不仅仅要思考,更要用我们的双手双脚去行动,去实践,去回答钱老的问题。毕竟,只有靠脚踏实地,才能在真正在世界上留下坚实的脚步。
钱学森之问,哈佛告诉你的不能完全解答,但至少我们能一点一点的解决,让未来的中国出现更多杰出的人才!
相关推荐
-
钱学森的故事
4993阅读 -
钱学森的故事
1404阅读 -
钱学森
7305阅读 -
钱学森
7288阅读 -
《钱学森》读后感
1469阅读 -
《钱学森》观后感
9738阅读 -
钱学森读后感
5332阅读 -
观《钱学森》有感
6466阅读 -
大科学家钱学森
3626阅读 -
读《钱学森》有感
3746阅读 -
钱学森素材
5460阅读 -
钱学森人物传记
1806阅读 -
钱学森爱国
1128阅读 -
我敬佩的钱学森
8477阅读 -
我敬佩的钱学森
9392阅读 -
电影钱学森观后感
4080阅读 -
电影钱学森观后感
5411阅读 -
我的偶像钱学森
9897阅读 -
我的偶像钱学森
9372阅读 -
钱学森爱国故事
5374阅读 -
钱学森爱国故事
2595阅读 -
钱学森
1869阅读 -
钱学森
1626阅读 -
钱学森传读后感
4023阅读 -
钱学森传读后感
5414阅读 -
《钱学森》观后感
1422阅读 -
《钱学森》读后感
4737阅读 -
《钱学森》观后感
9912阅读 -
《钱学森》观后感
6147阅读 -
电影钱学森观后感
57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