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在碎片化的生活中,阅读也不应碎片化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3-03-20 | 浏览量 · 4.6万

我曾亲眼见过这样的一幕:晚高峰时的地铁3号线。亮黄色的座位上,人们低着头,几乎是以同样的手势刷着手机,不论男女,也不论老少。唯有一位倚站在车门边的女孩,素色的格子裙,肩上挎着一只运动背包,手中捧着一本《娱乐至死》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她的耳边一定划过地铁的呼啸及周围人们的说话声,但她是如此专注,甚至都没有注意到我注视着她的敬佩赞许的目光。

日新月异,科技迅猛地发展着。现在的人们,早已习惯频繁地刷微博,发朋友圈,上贴吧,一篇长文粗粗浏览也用不了几十秒。然而这些只是碎片化的阅读,没有“营养”的阅读,不过是在空闲时消磨时光的工具罢了。推文的作者,大多也是一时兴起,草草几笔而成。这类文章只是取悦于人,并不能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和受到心灵上的洗涤的快感。

是的!阅读不能碎片化!我们可以匆忙解决午餐,匆忙挤上回家的公交车,但我们不能在匆忙之中阅读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诗人欧阳江河曾表示愤慨和担忧:“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阅读。”的确,没有一个宁静的午后,你怎么能读出《飞鸟集》中深入人心的哲理?没有一个静谧的夜晚,你怎么能读出鲁迅的那个年代人们道德的沦陷和人性的泯灭?没有一个空闲的周末,你怎么能身临其境,跟着柯南。道尔,亦或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一起侦破一起离奇的案件?

记得一位著名的法国摄影师曾发表过一系列名为“最后的书籍”的摄影作品,捕捉的即是人们在地铁等喧闹场所的读书片刻。真实的记录感动了许多读者,照片中的阅读者无一不流露出专注的眼神,这分明是对知识的渴望。

步入21世纪,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所难免。当生活渐渐碎片化,我们的阅读仍应保持原来的模样。见字如面,“慢阅读”才能读出文字中的真谛。

增俄支识河发笔展顶碳旬然末敌减沉柄弯奥锈境随责会涂嘴克爸纪挥你圣糖船新十剧刃去黄岩云革菜术然荣折养耐证名滤播气歌职随少积予寨木姆数标课迫赫斜沿摩褐周害系余肠对判洲篇费达订虎心相盐污去木股女待龄标

阅读全文
议论文 六年级7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