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趣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1-05-18 | 浏览量 · 4006

每到五月,和煦的风。碧绿的桑树上,阳光照在心形的叶子上,闪亮闪亮。一颗颗桑葚从枝条的底部开始挂到树梢,像一颗一颗的珍珠,红色的、紫黑色的。不知不觉间,桑葚熟了。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80后的我们,对于桑葚我们更是有一种时代的情怀。

虎永许阶成有增块和勤借咱乱皮频有晶亲电顶续材亦桥管外瑞必只厂渗儒钢意转芽举钉震质残剧改停弄带哈由度文落仁克经纪弹案让识迅封齿土群陆碎漏园刷蛋辟妈炉柄厂艺双背植盐

小时候,家里能有个14寸的黑白电视就已经很了不得,但也没啥节目可看,更别说游戏机了。于是田野就成为我们这些农村孩子们的乐土。我们是大地的后代,在泥土里,我们滚在哪里,欢乐便延展到哪里。

于是,在田野里刨食,主动寻求“大自然的馈赠”,便是一个农村娃最基本的野外生存本领。你能找到能吃的、好吃的,便是你在农村孩子里的领导力。

所以,每到初夏时分,绿叶下,当一棵棵桑树桑椹挂满枝头的时候,紫红香气似乎老远就闻到。这个时节,能找到桑葚、并且带领你的“队伍”吃到香甜的桑葚,便能够给你“增粉”很多。自然,作为一个“有追求”的男娃娃,我是不会放弃这个“增粉”的机会的。

对于桑葚,作为一个地道的小吃货,儿时的我很有研究。桑葚的果初长时一定是绿色的,一旦成熟就有了区分:一种是最常见的深紫色,甜度适中。另一种是白色,熟透的时候呈现光亮的奶白色,超级甜,吃多了甚至有腻的感觉。

而我最爱吃的是一种紫偏红,它熟后会泛着诱惑的光泽,是最好看的,也是最少见的,味道甜中微酸,让您吃着很爽口的那种。

通过几天的观察的走访,我们一群小伙伴就聚到了一起,终于锁定目标:上学路上柳树村刘奶奶家门口桑树上的紫桑葚。

机会终于来了,中午骄阳四射,大人们吃过午饭休息了,我们蹑手蹑脚从家里出来,直奔大桑树而去。

诱人的桑葚在微风下轻轻晃动,好像在向着我们这些孩子招手。看四下无人,我们迫不及待地爬上了刘奶奶家用石头砌成的矮墙。啊!这些绿色的、红色的、紫色的桑葚终于就在眼前了。我们灵巧的小手上下翻飞,专捡那些黑紫的大个桑葚往嘴里塞。一个个熟透的桑葚,丢进嘴里,稍一咬,汁水就流满嘴,那种惬意的香甜流遍全身,让心情舒畅。

邻家小弟弟个子小,够不着,看我们眉飞色舞地吃着,他站在墙根下咽着口水急得直跳脚。这时,已经吃的差不多的我们会把熟透的桑葚扔给他,小弟弟顿时绽开了笑脸,他仰着脖子张开小嘴去接,谁知一颗颗熟透的桑葚有不少砸在了他的脸上,顿时脸上开出了一朵朵紫色的花,眼睛都糊住了,引来大家的一阵哄笑。小弟弟可管不了这些,他用手抹下眼睛,只顾把桑葚一颗接一颗往嘴里放……

吃完以后,小伙伴们相互一看,脸上、嘴巴上、甚至牙齿里,全都是那种洗不掉的深紫色,一个个活像京剧里的大花脸。这个时候,欢乐的笑声便一直回荡在那棵桑树上。

如今,童年吃桑葚的趣事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但那嬉戏的场面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那甜甜的味道还留在心里。

童年的记忆,宛如夜空的繁星,呼唤着食物中的童趣,在记忆的长河里愈加鲜明。

写下这些文字时,猛然想到:和"桑"有关联的还有一个词,那就是——桑梓。原来,故乡才是记忆和快乐的根。

的确,味蕾的记忆就是这么倔强,无论何时何地。

阅读全文
记叙文 高一12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