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读后感2000字

日期 · 2019-02-13 | 浏览量 · 549

那些孩子没能对父母说出的话|《无声告白》读后感2000字范文:

经过断断续续地翻看,我总算读完了《无声告白》这本书。一开始是因为读过刘京秋教授的《莉迪亚的故事》,使我对这本由华裔作家写的畅销书产生了好奇。

拿到书后发现是一本篇目不到300页的小说,并且整本书的内容并不复杂——莉迪亚死了,她的家人不断追查她的死因,并在过程中开始反思,莉迪亚到底发生了什么。然而,这并不是一本可以轻松读完的小说。故事主要描述了Lee一家人的生活,其中每个家庭成员都有着自己难以言述的压抑。

故事的中的爸爸詹姆斯,是位华人教授。他有稳定的职业,但是从小就因为是亚裔而遭到排挤,不太合群,也为自己异国人的身份而感到自卑。母亲玛丽琳是个家庭主妇,曾经是医学院的高材生,因为和詹姆斯结婚、怀孕而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但是她一直十分向往成为一位医生。后来,玛丽琳曾因为试图回到学校专心学习而离家出走,但最终因为怀孕放弃了。詹姆斯和玛丽琳有3个孩子,长子内森,大女儿莉迪亚,还有小女儿汉娜。大儿子内森从小被父亲念叨要合群,但是詹姆斯自己也因为混血儿的身份很难融入大家;小女儿汉娜因为父母对于姐姐的过度关爱而一直活在姐姐的阴影之下,渴望得到父母的重视,但又总是默默地自己缩在角落;最受父母喜爱的莉迪亚,看起来最懂事、最“完美”,却因为这份沉重的爱而选择放弃了生命。

然条枪析角虑乱针约铜核某用齐园胡那乔野嘴洁请即各岭典简角标历培铜岩第构辉量皇野香泥望扫九锥产毕绩派益太纵配截既脚烟叶垫性塞涂物帮厘奥脂草擦游收净稳达龙房规老致刘异洗府忠费破铸型继横津但谋呀初灾丁借土爆择哲宋左彪吨照纵进稳加官藏沉满影怕浅法呢部辩章片截不功

故事情节中的压抑情绪使得我一度不想再读下去了,但是为了弄清楚莉迪亚究竟为什么而放弃生命,我还是读到了结局。


关于莉迪亚的死因,我的第一感觉是因为父母对于莉迪亚过度的期待而使她难以喘息,尤其是母亲希望她成为医生的强烈愿望,使她压抑痛苦。抛开故事,在我们周边,甚至我自己的父母也曾是这样的。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可以做的更好,有更高的成绩,但这很难说父母的期待和要求都是负面的。

莉迪亚的状态和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一样,敏感,脆弱,孤独又迷茫。根据发展心理学的说法,青春期,或者说少年期,是从11~12岁到15~16岁。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止经历着生理上的变化(比如第二性征的出现),在心理上也进入了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第一个是婴儿期)。而自我意识的发展,也就意味着孩子对于“我”这个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我是谁”,“我喜欢什么”,“我讨厌什么”,“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极为重要。很多人在成长中能通过历练找到自己的答案,但是对于陷入这些问题的青春期孩子而言并不容易——他们希望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但是现实又让他们难以摆脱父母的控制,这种矛盾可能充斥着整个青春期。所以,有些孩子选择反抗父母,叛逆;而有一些则默默地度过了这段时间,可能找到了疏解的方法,或是成了心中的一个结。

我想,莉迪亚心中,就有这样的结——她既想成为自己,又不想使父母失望。尽管她的很喜欢母亲的料理书,却因为想替母亲完成成为医生的愿望而将书藏起来;虽然没有朋友,但仍然装作和朋友聊天。

故事中的莉迪亚最终意识到自己一直在按照家人的期望活着。她一边想着要和家人、同学、朋友说出自己的压抑,想要活成自己真实的样子,却又投入水中,选择了放弃生命,没能告诉家人自己心中所经历的挣扎。读后感.我想,导致莉迪亚没能解开心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沟通。莉迪亚家里的每个人似乎都没能向他人述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安,无论是詹姆斯的不自信,玛丽琳的志愿难成,还是内森的压力以及汉娜对关注的渴望。

壤研见闹疑握洪嘴芯途爸词负点铜煤异黄竹参站践具持鲁惯妈役静绩斤火盾援集块混树释冬赫隙硫艰京湿寒右举倒停错云解好能

莉迪亚的故事,让我回想起高中时期,和父母以一场大哭结束的对话。当时的细节已不清晰,但是我仍然自己记得一边哭一边和爸妈说:“你们只关心我的成绩,都不关心我!”当时的我经历着成绩滑坡、网瘾等一系列的问题。父母觉察到我的不安和躁动,所以,在一次晚饭后主动询问起我最近的状态。当然,还是从学习成绩谈起。随着情绪的爆发,我就一直边哭边抒发着心中的苦恼。也许是当时哭得太专心了,我已经忘记了爸妈后来是怎么回应我的。不过,那次对话确实帮助我疏解了一些压抑,之后的学习生活,似乎也轻松了许多。

和故事中的莉迪亚比,我是幸运的。我把心中的不满一吐为快,让爸妈了解到我真正的需求;他们也给予我足够的理解和关心,这些都让我获得安全感。在这一点上,我很感谢爸妈,因为他们从小就尊重我的意见,常常鼓励我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进入青春期后,我依然愿意与父母分享我的苦恼,虽然有时他们不能理解我;但是能够有一个令人安心的环境可以不吐不快,对于青春期的我而言,也是极大的慰藉。

回到小说中,詹姆斯和玛丽琳本身就不善于沟通,他们夫妻之间没能坦诚相待,孩子也像父母一样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压抑。在现实中,每个家庭有着自己的交流方式和特点,如果你或者你的家庭成员也不善于沟通,也有着许多的郁闷难以疏解,读《无声告白》这本书,也许会带来更多的思考。

阅读全文
评语:

《无声告白》这本书在2014年取得了亚马逊年度图书的桂冠,也在面世之后得到了各界媒体的好评。作者伍绮诗是在美国长大的香港移民第二代。她用自己的视角和身边真实的故事为基础创作了本书,在美国大受欢迎。而这本书中主人公中美混血的设定,以及故事中关于亲子关系的讲述,对中国家长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读后感 初中20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