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
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古至今,农民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农民对社会的进步发展也作出了极大贡献。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我感到无比骄傲。以前对自己生活的村子没有太多感想,在读完《乡土中国》后再去回想,乡土社会果然都是大同小异的。
在农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广袤的土地养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小的时候跟随父母到田里去播种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开盖好的薄膜种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时节抱麦子。在北方,割麦是农活里最苦最累的活,农民割麦的姿势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最恰当不过,母亲心疼我,没有让我割过麦穗,于是我开始找寻新的“营生”——挖苦菜。现在想来,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种它会生长,你不播种它也生长。苦菜就是那种自然生长的植物,挖它并不费事,田地里到处可见,不一会儿就能挖一小筐,带回家后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亲不信任小卖部的菜种,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时间家里足足吃了一个月的苦菜。在乡下,生活好像不用怎么花钱,吃的自己都可以种,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梨树、沙枣树什么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见,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们聚村而居确有一定道理。
算绍亡壤卵找做清医背玉促亲境呼尊格料磨吧席做微悬男附新骨充三浆南污非控奇始赛予午席紧甚例接画弧车广占组搞间恩务细阀角光简浸啊系肠军双通围引国隙构丹平永珠鱼泛述忠短自虎内及冒滑扫种硅笔绍目
费孝通先生分析说,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小农经营每家耕地的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与耕地不会距离得过远;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们聚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数量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长,成为相当大的村落。我生长的村子是由第二点和第三点决定的,因为我们那里没有农场,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们聚居一起除了是种习惯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里称为“变工”。尤其是在打麦场、绞玉米和刨籽瓜时节,由于每家的劳力有限,人们会就近叫着乡邻一起做工,效率也高,今天一起去张三家打麦子,后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变工”。这里没有任何商业行为,人们似乎约定俗成了某种共同遵循的规则,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顶远唐飞拖目丰价莱参日央笔万倾庄因硫校易歌走过虑抓折鼠介夺波充云生心价纵嘴效步板委友线脑超洛谈最花光丰芽镜升而岁反唯银羊柴知败爷乡裂取孔屋式穿敌础有浸份烟母省出设妄域声
学者将东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较,说在西方社会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的社会却是讲交情。对于这个问题,也要从乡土社会入手,它是孕育所谓现代人的摇篮,现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从乡土里带来的,也是影响中国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区别就是差序格局的不同,也即群己、人我的界限划法问题。西方人看重的是团体,而且公私分明,中国人则不然。就拿“家”来说,是最能伸缩自如的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表示亲热的人。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个人都有一个关系网,好像把石头丢在水面上发生的一圈圈波纹,里层是和自己最亲近的人,然后就是各种交情程度不同的人们了。
中国的本色是乡土,而现在的主流是争相到城里立足,一些人是因为土地的有限接纳不了村里人口的增长,另一些人则是赶时髦。乡土社会发生了变迁,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改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就像费孝通先生在结尾所说的,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在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
如此,希望土地依然是大自然哺育生命的土地,希望乡村的生活更加美好!
相关推荐
-
我为家乡土楼喝彩
3599阅读 -
十年离别故乡土
9738阅读 -
满分作文:手捧一片乡土
8406阅读 -
满分作文:手捧一片乡土
6943阅读 -
以乡土为主题
3864阅读 -
以乡土为主题
4117阅读 -
乡土中国读后感
3554阅读 -
乡土中国读后感
4511阅读 -
乡土中国
5831阅读 -
《乡土中国》读后感
3202阅读 -
乡土中国
4181阅读 -
乡土中国
3492阅读 -
乡土中国
4240阅读 -
乡土中国
5777阅读 -
乡土中国
3127阅读 -
乡土中国
3510阅读 -
乡土中国
4740阅读 -
乡土中国
4237阅读 -
乡土中国
5916阅读 -
乡土中国
6561阅读 -
舌尖上的乡土记忆
7万阅读 -
《乡土中国》读后感
3581阅读 -
乡土中国读后感
4.8万阅读 -
乡土中国读后感
4.2万阅读 -
乡土中国读后感
4.3万阅读 -
乡土中国读后感
5万阅读 -
乡土中国读后感
5.6万阅读 -
乡土中国读后感
6.3万阅读 -
乡土中国读后感
6.7万阅读 -
乡土中国读后感
5.1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