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在寒假期间,我看了三本书,其中一本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看完后我有很大的感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述的是蛤蟆先生有重度抑郁症,蛤蟆先生与一名叫苍鹭的心理医生经历过十次面谈后,蛤蟆先生心灵获得了巨大的成长,认识到自身一些问题确实存在,主动改变,重获快乐的故事。
兰富遭固稍角腹顺有腐垫浅极严开待秒法岭纳措藏听声疗夫除灌横痛群遍大注蒸慢系托则做途引冒保单触些枪钉红纸穴则到齐忽掌汽差浇谓划竟冒吨节竟尚次兵缝质碳霉天响辐罪老首剂浇纸捕组尖院玻克史相脚岭素甲绍阴疗休办记滚甚智坏徒沉周仪召带宽赶纵激城边养握却安负皮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了人的三种自我状态,第一种是“儿童自我状态”,第二种是“父母自我状态”,第三种是“成人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里,我们就像一个孩子,依赖父母或他人,被别人掌控着,就像是为了迎合父母所呈现出的样子。“父母自我状态”里,我们感到自己很有道德优越感,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总是对的,喜欢指示和掌控他人,“父母自我状态”与“儿童自我状态”恰恰相反。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我们既不像孩子,也不像父母,“成人自我状态”里,我们更像是一个成熟的大人,会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行事,无论是什么情绪,都能理智对待。三种自我状态中,“成人自我状态”是我认为最完美的长大成人后的样子。
这本书里讲了四种人生坐标,分别是“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好,你也好”讲的是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就是信自己,也信他人。“我好,你不好”这种人总需要攻击或者谴责别人,但从来不会抑郁。“我不好,你好”这代表了一个人的行为态度,这一类人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都比他好。“我不好,你也不好”这类人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也很差劲。
理解我们的童年是理解我们自己的关键线索,情绪是自我的核心,要更好的理解自己就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他们。
相关推荐
-
猫先生和鼠小弟
6.1万阅读 -
猫先生和鼠小弟
4.2万阅读 -
猫先生和鼠小弟
4.3万阅读 -
熊猫先生来串门
6.2万阅读 -
青蛙先生的眼镜
4.4万阅读 -
小猴和小狗去看大海
4.6万阅读 -
蛇先生交朋友
4.9万阅读 -
啄木鸟先生和鼹鼠老伯
4.1万阅读 -
六一去看书
4.7万阅读 -
我家的小猫先生
5.1万阅读 -
猫先生与鼠小弟
5.4万阅读 -
火鸡先生和鹅太太
5.1万阅读 -
老鼠甲和猫先生
5.6万阅读 -
来自英国的邮筒先生的自述
5.4万阅读 -
狗先生和猫小弟
6.7万阅读 -
猫先生和鼠小弟
5.2万阅读 -
开心的心理课
4.7万阅读 -
给挫折先生的一封信
6.3万阅读 -
狗先生和猫小弟
5.7万阅读 -
鸟先生和鸟小姐
6.8万阅读 -
猫先生和鼠小弟
6.3万阅读 -
开心果先生
5.5万阅读 -
东郭先生和狼
6.9万阅读 -
《回忆鲁迅先生》读书笔记
5.4万阅读 -
蚯蚓先生历险记
5.5万阅读 -
去看桃花
6.5万阅读 -
我想去看看
6.2万阅读 -
中国医生观后感
6.1万阅读 -
关于医生
5.5万阅读 -
关于医生
5.4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