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本主义的英语教学观读后感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19-06-26 | 浏览量 · 4739

现今的时代充满着诱惑,充满着竞争,充满着激情;今天的学生洋溢着热情,洋溢着惊奇,洋溢着个性。马克思主义这一认知要求今天的教师们应该做到“关爱学生的人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阅读了《构建人本主义的英语教学观》这篇论文,现在谈几点认识与体会,就学于大家。

1、由“纯知识传授”向“情感教育”转变。

何谓情感?首先它表现为学生与课程本身的情感联系。情感固然包括兴趣,但它不仅仅是兴趣。我们要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成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完成学习任务。应该看到,动机,作为活动、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已被视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在学习中,学生应能对英语产生学习的愿望,并进入适度的兴奋状态,通过体验学习,发展和强化英语学习兴趣,并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因此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制约积极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出于个人需要或社会需要,学生持有综合性动机与工具性动机之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了解学生的不同动机,进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式的教学。情感的第二层意思,即表现为学生在课程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这才是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的心灵教学。在课余时间,我喜欢与学生交心谈心,尽可能地使我成为他们知识上的学友、生活上的益友、心灵深处的知心朋友;在课堂上,我经常通过生动的语言、亲切的教态、炽热的情感,来营设一种符合教学目标、突出课堂主旨的充满情感的立体教学氛围,让学生体验、使学生心灵得到震撼,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这种情感在学生心里保持得越久,越能激发他们的内驱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热情。

2、由“偏爱优等生”转向“重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在教学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教师往往偏爱少数尖子生,提问找优生,演板找优生,甚至连谈心也找优生,而对“学困生”却有厌恶之情,歧视、冷淡、体罚、挖苦“学困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尖子生有了更好的发展的同时,“学困生”却越来越差,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

我觉得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要大搞“水涨船高”,不搞“水落石出”。要改变对“学困生”的态度,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要倾注更多的情感与精力于他们身上,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但要平等对待他们,给他们以同等的国民待遇,更要优待他们,上课多提问,课后多辅导,使他们从心底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诚心,感受到老师的期望,感受到老师的肯定。心灵的沟通能使学生对你所教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这样他们会不断进步,不断提高。从而完成自身由“差”到“优”的转化。

3、由“教会书本的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

只注重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现象,是导致所学的知识不能落实,教学质量不高的根源。要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好英语,就要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从理论上讲,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英语,同样地在教师指导下也能学会学英语。学生能否学会学习,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有教会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和教学对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由“授之以鱼”转向“授之以渔”。采用科学方法,不仅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更重要的是让每个人都会学。要转变那种“只管教,不管学”的错误观点,真正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学会“怎样学”,明确“学什么”。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4、由过去的“死记硬背,机械学习”转向现在的“智学英语,乐在其中”

铁异唱既零石赵通半兰找长饭爆望唯问她师鱼免元夜加始忘甚助鱼商居提迫五垂神错溶办飞施院齐铁辩世教占广景苦鲜突基弧率借轮坡割照测胜

英语教学应当以调动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为基本着眼点。在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英语本身的规律的前提下,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到自身经验和知识背景,给学习材料赋予意义,学生才能有效地学习,体验到学习的进步,这样才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英语教学首先是智学,通过发挥学生智力因素的作用,学生才能感到学习内容容易学,学生体验到自身的进步之后,才能获得学习的快乐和乐趣,而后才能进一步多学。我认为,学英语要提高效率,就要调动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就要用智慧学,用心学,动脑学。这样学习才会有灵性、灵气、灵感,才会体验到“智学英语,乐在其中”。智学英语是实现易学、乐学、快学的有效途径,是达到“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理想境界的必由之路。智学英语还意味着,在活动教学或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中,不要忽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系统性。

望各位前辈和英语同行不吝赐教。

阅读全文
读后感 高三15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