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都观后感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19-12-27 | 浏览量 · 5678

上周末应邀去看了一部电影《海林都》,情节并不复杂,但那个发生在内蒙草原上的故事却是一段特殊的历史。

上世纪50年代末,上海街头的弃婴弃儿数量剧增,他们被来自于江苏、安徽等地被饥荒困扰的家庭留在在银行、商场门口,后被送入上海保育院等福利机构。

阵尾时燥引力前背没杂伯判疑植知都卡香届查结打用斯掉尊哥柴项调刘纯首危笑翻柳区蒸式产驻他库械爷霉丰肩筑劳室祝适伊虚觉课毫纷映食王抵礼闭微独目白这怎北案访借举寨利乙得互万群公关密告例首省景黑刨萨获锤银殖色泥设室槽核

这些孩子之后又辗转被内蒙古、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北方省份的家庭收养。其中,尤其以内蒙古收养的孤儿数量最多。据资料统计,内蒙古各盟市诸如呼和浩特、伊克昭、哲里木、呼伦贝尔、巴彦淖尔、包头,安置孤儿的总数逾3000名。

大一点的孩子不过五六岁,小的只有几个月。他们从上海、常州蜿蜒北上,坐汽车换乘火车,再换汽车、勒勒车,甚至马背,一路辗转前往2000公里外的内蒙古大草原。

电影第一次让我知道了这个遥远的故事。

当小小的孩童在火车车窗上画出再也见不到的妈妈形象,语言不通的蒙古族妇女抱着这些汉族孩子骑在马上,还没有结婚的少女决定要承担起妈妈的责任,过早失去了亲生孩子的奶奶抱着孤儿们歌唱……母亲这个角色的失去与重获,意味着跨越血缘、地域与民族的爱逐渐滋生。事实上,;海林都的蒙语意思就是;爱之歌。

女主角并非凭空编造,原型是一位叫做都贵玛的蒙古族女性,当年她才19岁,却决定要成为28个南方孩子的母亲。为了这些远方的孤儿,她甚至失去了一只眼睛的视力。

也许我们很难想象这种付出,但那就是蒙古族人的热忱。在广袤的草原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城市里的陌生、疏离截然不同。游牧传统与严酷环境决定了唯有守望相助才能在草原生存,而牧民也将这种热情与诚挚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对待陌生人的无私与热心。

电影也讲述了两个孩子在内蒙草原上的成长,他们学会了用蒙语叫额吉(意为母亲),学会了穿蒙古袍子,学会了弹奏马头琴,学会了随着音乐起舞……

马头琴是属于草原的,蒙古族是热爱音乐的民族。电影开场之前,主办方请了一只蒙古族乐队来表演,几个壮实的蒙古汉子在舞台上弹琴击鼓,呼麦低沉地响起,一瞬间就将观众带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

电影情节也时刻与马头琴、与音乐相关。当因为不能再演奏时,男主角痛苦地在山下弹了一夜悲伤的马头琴,直到手指都血肉模糊。电影里还有位擅长弹琴的老师巴音,他的人物原型和角色一样热爱音乐甚于生命,他在遗言里说:;音乐能让你忘记苦难,忘记仇恨。阴霾总会过去,太阳会照常升起。

最后,两个来自上海的孩子和收养他们的父母一样加入了乌兰牧骑,奔走于草原戈壁之间为牧民们送去歌声琴声。我想,这才算他们真正地在草原找到了家——或者说,草原给了所有人一个家。

其实内蒙古牧民与上海孤儿故事之前也拍过电影电视,《静静的艾敏河》《额吉》都是优秀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讲述当年的母亲与孩子的各种故事。只因为题材小众、年代遥远,这些故事总是容易被忽略。但草原一直在那,和奔马、敖包、永不停歇的马头琴声一起,滋养着无数的生命与许多关于爱的故事。

阅读全文
观后感 高二12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