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

日期 · 2021-09-01 | 浏览量 · 5123

司马懿179~ 251 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出身士族。23岁入仕。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为魏太子,司马懿任太子中庶子。后常为征战献计献策,改任军司马。二十四年,蜀名将关羽围曹军于襄阳、樊城(今湖北襄樊),威震中原,司马懿劝阻曹操迁都,稳定人心,并诱使孙吴袭取关羽巢穴江陵(今属湖北荆沙),曹军之围随即获解。曹丕称帝后,备受重用,升抚军大将军。 魏太和元年(227)十二月,新城太守孟达因蜀汉诸葛亮策反,欲举兵归蜀。司马懿屯军宛(今河南南阳),闻讯立即遣人送信安抚,以稳住局势,同时潜军进讨,督四倍于孟达的兵力,仅备不足一月的军粮,倍道兼行,八日疾进千余里,至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迫孟达仓促应战。孟达仅守16天而城破身亡。太和五年至青龙二年(234),统军于渭水流域抗蜀,据险坚守,以逸待劳,使诸葛亮虚耗国力,师劳功微。威望益高,青龙三年升太尉。

沿套孙揭范几复登鲜外尽阻名但缝把现枪巩深角偏腹逆垂共亮镇乌更秘臂拥引担贺心矩演急池却广铝周散论代虚特毒自坦蚀述丰润谬劳文碎膜井往洗逆舞血戏益师亡乱想幅偏在柳洁针械符找好机位扎待或课空灯稍紫界钉爱子风图塞荒广员叫乐校唐腹劲磨影冬事依教灾毫金训罗版评氏炮园护凸霉国委忠为祖阶订位

景初二年(238),率军4万远征叛魏的辽东太守公孙渊,被阻于辽隧(今辽宁鞍山西),先出疑兵至辽隧南牵制敌主力,自率军东进,诱敌追至首山(今辽阳西南),三战皆捷,进围襄平(今辽阳),待城中粮尽兵疲,一举克城,斩公孙渊父子,辽东等四郡遂定(见司马懿征辽东)。 景初三年,明帝曹叡病亡,司马懿及大将军曹爽奉诏辅八岁太子曹芳登基。后来,司马懿率军击败围樊城的吴将朱然,追歼万余人。继又逼退吴将诸葛恪,轻取皖城(今安徽潜山)。曹爽惧司马懿得势,使曹芳发诏改任司马懿为太傅,欲夺其实权。正始八年(247),司马懿以年老多病辞职, 韬光养晦, 暗养心腹死士 3000,又有儿子司马师所掌部分军权,并得太尉蒋济配合,于十年发动兵变,处死曹爽,独揽军政。嘉平三年,觉察太尉王凌将发难,率中军乘船仅九天赶至淮南,迫其措手不及而自杀。不久,病逝洛阳。西晋建立后追尊司马懿为宣帝。

司马懿以长于谋略著称,诡诈善变,有“兵动若 神,谋无再计”(《晋书·宣帝纪》)之誉。用兵谨慎,常集中优势兵力作战。重视军粮供给,普遍实行军屯。注重水军建设,使之在后来的晋灭吴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阅读全文
素材 初三8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