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及解析(江苏卷):灯之语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0-05-20 | 浏览量 · 8628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垫有璃强则频希健业隙袋六堂入功毒破皇喜充姆张洞她送腐湿等洗流办森影项式喂埔思铝易妈短迎吧潮闹出若证室酒棉端氏卷贝植妈互援阴质移仅缘掉奋削安盖冠陷指塞剖逆差听船盟轮泵雷得揭垂竟器吗夏敢心埃冲眼临全左家未杜隔祖遭磨苗恩射着黄谋芽盘陷钱镜彪招露穿柳案检肥得不敌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专家评析

从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材料的关键词看,由2015年的“智慧”,到2016年的“个性与创新”,到2017年的“车”,到2018年的“语言”,江苏作文命题循着平正厚重的路子走,考题贴近考生的日常生活,容易上手,选择空间大。

“语言”的主体有大自然、人类、动物、植物等,有生活语言、艺术语言、科技语言;“语言”的意义和价值可写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明……考生的写作自由度大,可根据个人的感悟思考及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自由选择,施展才华。

命题解码

2018年,江苏卷坚守语文的内涵,真正体现了语文所关注和培养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语文,就应该是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去思考,去潜沉。它告诉考生,语文不仅仅是语文,还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承。

语文是对汉字的学习,同时也需要考生明白语言的共通性。

人人有话可说,但不能泛泛而谈。这一题目可大可小,既可以写出语言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作用,又可以写语言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大使命,还可以写出语言在文学、哲学领域的思辨和发展。在文体方面,既可以用记叙文的方式写一则温情的故事来展现语言的妙用进而升华主题,也可以用议论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一命题的看法,这对高中生来说发挥余地比较大。

实际上,2018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它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因为这个题目直接提示:你只有熟悉生活,才能认识到不同世界有不同的语言,才能进而体会到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这个材料可以说太好写了,三行字,角度多样,任取一个角度,扣紧一个再发散开,都能往下写。文体和角度根据个人偏好和所长,都能有所发挥,很公平。“语言”这个词有传统意义,有时代精神,同时以小见大,体现了作文的现实价值。

考生拿到题目首先要破题,题目看似有些复杂,其实不难,要找准核心词。整个题目有三层意思,开头说了“生活中处处有语言”,这就提醒考生,要从生活入手;第二层是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后面列举音乐、雕塑、程序、基因;第三层,则是点题,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切记,写这道作文题,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把其中一个点说清楚就可以了。

审题误区

1.浅读材料,平面滑行。有些考生只关注材料展示的现象,而忽视现象背后的本质,滑行于材料表层信息,为现象而写,自然无法深刻立意,也就把握不准材料的核心立意。比如从“语言”的表象着笔,只敷陈现象,可是它蕴含什么样的深意呢?这样只顾现象,自然就难以触及材料的真意。

2.不明就里,生拉硬扯。素材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但也不能忽视材料本身的独特性,胡乱加工为我所用。那种“不加选择”地化用素材,是高考大忌,在2018年的阅卷中屡屡碰到。印象很深刻的是一名考生在化用“举案齐眉”的素材时,将梁鸿与孟光的爱情故事,曲解为追求个性。这样运用素材完全是胡说八道,生拉硬扯,希望学生在以后的备考中注意,即使是重新解读材料也要有一定的事实根据。

3.文体不清,结构松散。这是高考作文中的常见现象,但在2018年的阅卷中更为突出。很多考生笔下千言,但都是常见的套路思路,胸中可能藏了不少“范文”,却没有认真转化为己有,导致生搬硬套,文体不清更是家常便饭。有位考生写老师上课总能创造意想不到的乐趣,却在文中安排两大节近三百字的议论与抒情,结果原本一篇很出彩的记叙文,愣是被其写成了“四不像”的文体,结构松散如沙盘。

灯之语

中秋之夕,轻嗅着沁人的白荷幽香,驾一叶扁舟行于西湖之上。望向环城河畔一双双虔诚祈福的眸子,天地万物的灵气似乎都寄托在江面一盏盏明亮的莲灯上了。

河水轻摇船桨,清朗的月光如牛乳倾泻在花叶之上,浸透着最后一抹荷莲幽芬,伴着凉爽的晚风在耳边呢喃着一盏盏莲灯的奥妙。船在阔旷的江面上不住地与那一盏盏微小明亮的莲灯相遇,望着它们可爱轻巧的面孔,想象着那一个个简朴率真的愿望,都悄悄隐蔽在微黄的牛皮纸下,记忆倏地忽闪……

莲灯,在故乡也叫作河灯,在元宵、中秋团圆时必不可少。记忆中,祖母做的河灯在庄镇附近是出了名的,每逢佳节上门求要的不计其数。祖父早早地便忙活开了,烧木柴,高温烫弯烧酒浸过的竹片;卷铁丝,用笨拙的钳子巧妙地使坚硬顽固的它们绽出一朵花的娇艳姿色。小小的我此刻往往是嘴里塞满了上门人送的各式吃食,絮絮叨叨地开问:“爷爷,我们什么时候去放河灯呀?爷爷,那个最好看的河灯要是我的呢!”

一边又不忘看看祖母。祖母换上了那件半旧的蓝花布围裙,挽着小小的雪白的发髻,拿一张梨木色古旧小凳,翘着兰花指,捏一根银亮的绣花针,极仔细地在黄色牛皮纸上绘下极其绚烂、极其美艳的水灵灵的花色。旁边幼稚的我便静静地盼着,盼着放河灯的日子,盼着祖母为我特制的河灯……

河灯制好了,元宵就近了,双手小心地捧着那盏透亮的河灯,小小的心似乎要欣喜地蹦出来啦!祖母、祖父一人用一只温暖的大手扶着我,像是将我也当作一盏极其精巧的河灯。庄镇上的人都聚拢来了,这刻的环城河畔热闹非常,人们点起各样的河灯,沿岸捧出它明柔的光晕,口中默默祈福,为河灯,为自己,为家人,或是未来。一瞬间小小的河灯似乎都载满了世间最真挚温柔的幸福,承负着人们最纯净洁润的梦,在缱绻的水纹中扬帆独行。

月夜下再次回眸,不舍那些可爱灵动的河灯,那里安放的不只是青葱美好的希冀,更是人们纯粹洁净的灵魂,那里是世间灵气之所在啊!

阅读全文
评语:

这是阅卷组评定的一篇考场标杆佳作。立意精准、构思巧妙、选材典雅,是本文取胜并被评为满分文的原因。 文章以托物寓意的方式来构思行文。开篇便绘写了中秋之夜,江上莲灯盏盏的盛景,这种虚实结合之笔,虽未明言材料意旨,但字里行间尽是其影迹,足见立意构思之良苦用心。从文体来看,应为散文化文体,能紧抓“灯之语”的核心意旨,做好敷染铺陈,不断拓开“灯之语”的境界。用语精美,意味深长,确是一篇好文。

记叙文 高考20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