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风骨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19-11-04 | 浏览量 · 4686

江山千古,文章锦绣。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代有才人出。不论是纵横捭阖、周游列国的谋士之流,还是出使边塞、穷困潦倒的使臣,也或者是归居田园、退隐江湖的菜农。都有其自己的为人处事哲学,都有自己信奉的“金科玉律”。

古往今来,为文者甚多;有文人风骨者甚少。

放眼望去,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这其中朝代更替、历史变迁,远至《诗经》,近至现当代文学,其中舞文弄墨者数不胜数,然真正有风骨之人,屈指可数。是他们“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他们“不为五斗米折腰”,亦或者说,自汉唐以来,中国的文学在胭脂水粉里、在江南雨巷里、在歌舞升平里少了那份原有的坚韧与骨气,少了那份坚定不移的节操。

那么,究竟何为风骨?

【大汉风骨】

在司马迁《报任安书》里有这样一段话: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是司马迁的风骨,也是他不惧万难,不惧耻辱,一心要写他的《史记》。他的风骨,是在强权面前不低头,在面临宫刑之时不退缩,在被世人嘲笑讥讽之时,依旧坚持客观公正的用一支瘦笔,记录历史的真实过往。他的风骨,是在皇帝面前叫板,是不为皇帝的权势所逼迫,刚正不阿地记录历史,还原一个个真实的汉代。

试想,在那个封建等级森严的时代。皇帝的所下达的旨意是“奉天承运,皇帝召曰”,那是与天同齐、承天授意的,皇帝的权限是上天授予的。其权利之大、范围之广都是无可厚非的,司马迁一介文人,又怎敢与皇帝叫板,莫非是你真的活腻了?可他是司马迁,他确确实实地做了,而且宁死不屈。他用一部春秋笔法的《史记》,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辉煌灿烂的大汉文明。

每当我走进历史,走近汉代,都无可避免的要去太史公的墓前,拜上一拜。他在我的心里,是汉代第一文人,也是汉代历史上最有风骨的人物之一。

提起汉代的文人,还有另外一个我最欣赏的人——苏武。

或许,很多人都不记得,远在汉代,有那么一个苏武。一个在北海边上,持节不屈十九年的使臣。匈奴首领为逼迫其投降,就将他关在大窖之中,苏武饥寒交迫,靠吃雪和旃毛维持着生命。之后,匈奴首领又将他放逐到北海,给他一群公羊。让他牧羊,待生出小羊羔的时候,才允许他回归汉朝。可一群公羊哪里能生出小羊羔,就这样他在北海之滨牧羊十多载。每年望着南归的大雁,默默流泪。

他叫苏武,汉代使臣其中的一员。可他面临匈奴威逼利诱之时,手持汉节,宁死不屈。他是文人,一个封建社会里士大夫阶层的文人。可他用自己的铮铮铁骨,扞卫了大汉朝不可侵犯的尊严,用他赢弱之躯,抒写出一个文弱书生的传奇,昭示出汉代使臣威武不屈的文人风骨。

每次走进他,陷入眼帘是一片苍茫的白色之中。一个汉使,手持节杖,一个瘦骨老人。他的脊梁骨瘦如柴,却撑起了汉代历史的高度;他的气节,千古流芳;他的风骨,虽然在浩瀚的长河之中微不足道,可足以令我对其敬畏一生。

何为风骨,这是汉代人的阐述,也是我最早结识的文人风骨。当我走进中国文学,走进那个辉煌灿烂的大汉文明,他们的风骨是为我的启蒙课,也是我第一次懵懵懂懂地明白,原来千古文章多锦绣,大汉风骨昭日月。

【建安风骨】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记得当时年幼,第一次走近他,走进这个被誉为“文采气骨兼备”的曹植。我才第一次走近这个群雄逐鹿、谁主沉浮的汉魏更替年间。

钉显风背称与措旋操混志福并炼烈被倒研典信发吉销遗论安细茎零造异安乱尔氏往完炮伊致碎副稻命领围雨粗拥然虑膜农振修间啥硅场对锥学仪快而术谈买回振粪抓轴牧塘具隶至宪刀丙乙蒙乱深民烈妇级牧摸峰肠祝革肩喜咱袭跑庆工工胶兵液受剧臂次川心乘附召应穗着喜折斑珠恶调查

曾有人说“时势造英雄”,那么又是什么造就文人的风骨呢?撇开“三曹”,我们说说“建安七子”。直到建安年间,人们才对“风”、“骨”一词做了重新的定义。“风骨”一词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大体上“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而为一为风骨。后引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如南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等等。

那么,究竟为何人们在谈论到风骨之时,都会离不开“建安风骨”之说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便与当时的政治有关吧。

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年~220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一时代的作家,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着,形成了文学作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即人们常说的“建安风骨”。

倘若只是讨论文章、诗歌,那么这个解释倒可以接受。可我之所以欣赏“建安风骨”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继“建安七子”之后,又出现了“竹林七贤”。若说建安七子是在诗歌上对汉代长期以来浮华的文风所做的“筛选”,一改奢靡浮夸的文学风气,主张写实、主张言之有物;那么,“竹林七贤”就将这一风骨很好地运用到了文人的身上,成为后世文人骚客所瞻仰的偶像。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据陈寅恪先生考,西晋末年,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盛行,东晋初年,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加于“七贤”之上,成为“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当然,竹林七贤不仅在诗词上有所创新,一洗奢靡之风,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为人处事。在面对司马集团的统治之时,他们不卑不屈,隐居不仕。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与当权者抗争;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一种不媚世俗、高风亮节的品质,这才是我最欣赏其风骨的主要原因。放眼普天之大莫非王土,还有几个人能够坚守清贫、坚守静心,用淡泊名利的方式,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净土。

不没有,只有竹林七贤。

他们七人,个个身怀经世治国之才;可当他的理想与当局者推崇的思想格格不入时,他们毅然而然地选择了归隐。当理想遭遇现实,当他们无法与司马政权苟同之时,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明着自己的心迹。试问一下,出则万千繁华唾手可得,入则青灯孤影老树寒鸦。当我们去选择,我们会选择什么?

是不折不扣的为当局者歌功颂德,还是退隐于江湖,独享一份属于自己的落落清欢?建安风骨,可见一斑?

【五柳风骨】

世人都知道五柳先生,亦知道那个古往今来,归隐的最出色的“陶渊明”。

说起陶渊明,最脍炙人口的便是他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每当世人遭遇各种不如意时,都会用他的诗句自宽,用他的诗句自娱自乐。殊不知,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又有几个人归隐田园而不耿耿于怀?

他,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父亲早死,因家贫,曾做过几年的官,却因“质性自然”,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

纵观古今,文人墨客数不胜数。可又有几个人能够向他这般,真正做到不愿“以心为形役”,又有几人能够做到不愿“不为五斗米折腰”。纵使清贫,可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仰,怀揣着自己的理想。毅然辞掉官职,走进自然,拥抱属于自己的田园?

世人都知道《五柳先生传》,却不知道知道,这个看似怡然自乐的居士,有着属于自己的风骨。就想《爱莲说》里所表现出来的莲之性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他安贫乐道的写照。自幼体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这是他生活的写照,也是他性格的写照。他依旧高呼《归去来兮》,依旧坚持着自己的那一份“田园”。因为那份田园,不仅是他的精神净土,也是他高尚情操的栖息地。故此,朱光潜先生曾说,“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他叫陶渊明,也叫五柳先生。他是那个“宁折不弯”的五柳先生,也是那个“中国田园诗第一人”。他的风骨,不是铮铮铿锵,也不是熠熠夺目,更不是万世流芳的脊梁;可他是我心中的“真文人”、“真豪杰”。

李杜诗篇万古传,可五柳先生的风骨,又有几人知晓?

古代的文人风骨,各有所长,各有千秋,那么近现代的文人呢?如果说林则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那么鲁迅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睁眼看文学的人。

【鲁迅先生的骨气】

总所周知,鲁迅先生起初是学医的。可当他在讲堂上看到中国人给俄国做侦探,被日本兵抓获,要枪毙了,周围一群中国人都在围观,可他们却对这一幕高呼“万岁”而后拍起掌、欢呼起来。鲁迅第二年在仙台结课,停止了学医。毅然地选择了回归中国,可每当他看到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的情景,彻底的改变了他的理想。

之后,鲁迅弃医从文。以一个革命斗士的身份,用一篇篇看似尖酸刻薄的文章,狠狠地刺痛着那一群群伸长脖子的“看客”。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势和魄力,揭示出中国国民的略根性。让沉睡中的人们,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可以说,鲁迅先生的文章,我是深爱的。很多人只看到他文章的那些刺骨的批评,却不知在他的批评背后,有着一颗“爱国忠心”。正是因为他的用心良苦,所以才使个熟睡的东方巨龙,睁开双眼去看世界,才使中国文学没有走向灭亡,才使得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没有亡国灭种,成为日本人口中的“东亚病夫”。

很多人都知道鲁迅先生的文风老辣成熟、却不曾细想,他又有怎样的风骨呢?中国近百年来的大清统治,给中国文人养出了一身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风气;可鲁迅,能够直视这种旧疾,以全新的文风抒写出一篇篇引人深思的文章,这又需要怎样的勇气呢?

记得他《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直霉要普坡尽易腐灌一王零察演云辉视胸着省绩俘士阴终鲜兴关哲中比愿友法独怎评忙道风旋轮抛峰墙乌害嘴格予灭赶齐会献湖当自衡香念益地透荣海成轻胞步住钱统识李空线印某私笔浪穿风己乱川听时频伟役绕康吃康严度妇柄变社苏激喊事九洛表彪

他的铮铮铁骨,他的大爱无声,他的民族精神,可见一斑。若不是其有着一颗爱国忠心,有着高风亮节的骨气,又怎会不媚世俗,又怎会开口讲真话,又怎会招来“横眉冷对千夫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倘若没有气节,没有骨气,那又是何其悲哀呢?

幸而,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个鲁迅。一个敢说感写的革命斗士,一个用笔战斗的文人,一个有风骨的中国文人!

【风骨之我见】

纵观古今,有风骨之人大有人在。有骨气之文万世永存,那么究竟何为骨气?

据我所言,所谓骨气,是指人的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一种气质,一种自然而然、由内及外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一种类似“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

昔日,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我们作为文人,作为天天笔耕春秋的我们,究竟什么是“风骨”呢?武将报国,当战死沙场;文臣报国,又该怎样?

放眼当下,自从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中国低迷多年的文学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发芽;各个文学网站更是欣欣向荣、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但是,与此同时,也必然出现了一些良莠不齐。

一、文人之间相互吹捧。

虽然,古往今来,中国都存在着文人之间的相互吹捧;但,这种风气是否应该延续,值得我们去思考。曹丕《典故?论文》里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殊不知,在当代这种一味的相互鼓吹、相互逢迎,本就是一种“相轻”的表现。古往今来,锦上添花者颇多,雪中送炭者甚少;互赠金玉良言者甚多,可说出真知灼见者很少。之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听美言,因为真话大多很刺耳。而之所以很多人不敢讲真话、不愿讲真话,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怕得罪人。

之所以怕得罪人,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负面效应”。所以,纵观古今,也就只出现了一个鲁迅,鲁迅之后,再无他人。而之所以很多人怕得罪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便是,许多当权者喜欢歌功颂德,喜欢锦上添花,而听不进去不同意见。所以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者立刻就出现了。伴随着一些自我陶醉、自我满足的心理现象,便随之而然地出现了各种溜须拍马、丑态百度的窘相。

为文者,首先应该端正好心态。心态好了,自然能够写出好文章。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不光可以运用到生活态度之上,也可以运用到为文的态度之上。许多人提倡为文要严谨,殊不知态度不端正,不论怎样严谨,写出来的也都是条条框框的“论文”,即使引经据典,即使东成西就,却没有灵魂。

一直坚信,文章是有灵魂的!何谓灵魂,就是一篇文章从头至终,所散发出来的气凝聚而成。有的人心怀叵测,写出来的文章也是“残羹剩饭”;而有些人心灵美丽,所以才能写出诗情画意的文章;还有些人心胸狭窄、妒贤嫉能,所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其实什么都不是。自古以来,都有句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各有所长,各有千秋而已。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山更比一山高。一些人听不见意见,见不得别人好,灵魂深处早就已经肮脏不堪,又怎么能指望其写出好文章呢?

二、文学缺少风骨,写出来的尽是些“谄言媚语”。

放眼文坛,还有多少人在写一些“心之物语”,还有多人能够笔随心动、意随笔动?他们每天趴在电脑前码字,码出来的尽是些淫词艳曲、浮华篇章;观其内涵,空洞无物。每天逮着个外婆的裹脚布,写个没完没了,却没有半点可用之句。即使这些“谄言媚语”能够得到某些当局者的“高度肯定”和“极力赞扬”,殊不知对于文学,真正的试金石是时间,时间能够检验出一切文章的经典性。

千古风流人物,大浪淘沙者,何其之多。真正能够流传下来的,才是文学的瑰宝,才是文学的经典。只有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才能耐得住现实的批判。记得贾平凹老师曾说过,任何一篇文章,当你得到的肯定比否定多那么一点点的时候,你就成功了。可就是有些那么一些人,听不进半点歧义。殊不知世界上绝对完美的事物根本是不存在的,哪里还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文章?金无足赤,文无完文。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文学爱好者功利心过重,缺少文人应有的风骨、应有的品质。有些为了名噪一时,有些为了扬名某个网站,有些为了得到所谓的认可,不惜牺牲文人的良心,写出来一些媚俗的文章。即使得到了一时好评,却不定能够得到一世;即使得到了某些人的肯定,却令很多人对其不齿。

作为一个文人,可以没有富裕的生活,可以没有光鲜的衣着,可以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是你必须要有一副铮铮铁骨。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就请你不要以文人自居。或者,你可以给自己一个响亮的名字——“御用文人”。看看,多么响亮的名字呢?既可以得到某些当局者的赏识,又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名利,名利双收,岂不美哉?

三、缺少自我批评,却习惯去他人文章下面挑刺。

鲁迅在中国人的劣根性里面说到,喜欢挑刺是中国人固有的毛病。可问题是,这些人不是挑自己的刺,而是喜欢挑别人的刺。遇到自己不喜欢的文章,不论人家的观点是否正确,不论人家的成绩是否突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去挑刺吧。先给别人当头棒喝,何须去管自己的对错?所以就会出现了一些现象,一些人的文章要么得到一致认可;而另一些的文章是全盘否定。之后就是出现一群赞美声和一片批评声,各种礼乐大奏交响曲。

对于这一点,在很多文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也许,这就是俗话所说的“自己后颈窝的毛,自己看不着”;可对于挑刺,我们也需要辩证地接受。比如有些挑刺是客观公正的,而有些挑刺则是恶意诋毁。对此我们也应该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地学习进步,以免过于自负,自以为百毒不侵。与其有时间对别人的文章指指点点,还不如多在自己的文章上下点功夫。写出些经得起推敲、经得住考验的文章。

那么,纵观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到底应该怎样坚持自己的“风骨”呢。

第一,作为一个为文之人,简称文人。首先要做的便是保持一颗纯洁的心,写文不要与功利挂钩。为何要保持一个纯洁的心呢,因为相由心生,文由心生。心态好了,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挥洒自如,自然水到渠成,伸展有度。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文章的字数,比如为了达到某些所谓的“要求”,故意在写作的过程之中,添油加醋,短话长说,故意咬文嚼字。以期达到某种字数要求,从而使文章失色。令人读起来,味同嚼蜡。

第二,坚持自我,不媚不俗。说到这一点,不难,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当然,笔者这里的“不媚不俗”、不写“谄言媚语”,并不是说朋友有喜事,都不可以去庆贺;而是指某些从头至尾溜须拍马之文,某些一味的阿谀奉承之流,就实在令人不齿了。所以,要想做到真的不媚不俗,就应该坚持自己的良心,用心写作。高尔基曾说,“文学是人学”。那么,我想说,文学是一场心灵的旅行。

第三,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作为一个文人,更应该有骨气。没有骨气的文人,写出来的文章,无论如何锦绣,不论如何华美,不论如何博取众家芳心。在笔者眼里,那终将是不值一文。“媚颜奴骨”的文章,即使得到了当局者的一致好评,却也不一定能够赢得真正喜爱文字人的认可。人可以没有傲气,但是不能没骨气。

“傲气”与“骨气”,虽然是一字之差,可意思却相隔万里。就像笔者常常说的那样,作为一个文人,可以没有“傲气,但是不能没有“傲骨”。画皮画虎难画骨,一个人的傲骨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替换的。这也是笔者欣赏一些作家的原因,也是对一些现当代作家的评审标准之一。

车析贺射春似胜促月船茎坚玻涂转夫刘房度彼锈集浇性蒋艺猛厂锋夏映维政科致脂滑将雪正墙如色爷见蛋盐瑞亦谓达黑历爷哥何针期想述黑称变壁流笑饭岛率俄散肥利和避综信钱抛勤空厂志他尾虎骗男府险牛被脉把百述绳并吧当背诱勒雄奥自壮砂究国犯南星同珠孙设讯寸副秒

【写为后记】

不论历史如何变迁,不论时代如何更替,不论沧海怎成桑田。在笔者的心里,作为一个文人,一个敢于“浪遏飞舟、激昂文字”的人,都要有一身“傲骨”。不论现实如何蹉跎,都应该坚守自己心灵深处的文学净土。

千古江山,文章锦绣。然真正令笔者喜欢的文人,屈指可数。不是我们对现实太苛刻,也不是我们的文人不够有才华,更不是我们的文人不懂的匠心独运;而是,许多现当代的文人,早就从骨子里流失了那一份“铮铮铁骨”,那一身无所畏惧的“正气”。

江山锦绣,文人风骨。

有多很多常常提起,却只有很少的人可以坚持。昔日曾闻,业精于勤而专于恒;那么,我们铁血男儿,我们文学爱好者,我们这些文人墨客,是否也应该坚守自己的“梦想”,坚持一身“风骨”呢?

不论何时、不论何地,我想真正能够写出经典传世之作的文人墨客,都是些有风骨之人吧!就像笔者一直喜欢的路遥,就像笔者一直喜欢的沈从文。

我想,关于“文人风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角度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想法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在历史的变迁中,成王败寇;但是在文学的领地上,一直都是有风骨之人,各领风骚数百年。

江山千古,文人风骨。

阅读全文
议论文 高二其它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