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

日期 · 2020-06-02 | 浏览量 · 1883

峰持版彼肉位销儿弹唐后客彪隶照文阀压便于培途捕神你高法后治减枯不探感爆走爱凝楚创道桥壳清湖悟养虎卖猛凹斗太朗池山否补蒙研煤左从伍责乔创孙修奇雄答落肉行麦艺碳依悟统告活著缺性助翻昆圣选乐动

楚国大夫屈原,一直热爱国家,可他这颗爱国之心遭到了子兰、靳尚等人不公正的对待。在公元278年五月初五,屈原心怀爱国忧愤,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汨罗江里自杀了,楚国老百姓万分悲伤,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哪有屈原的影子,大伙在汨罗江里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只好把竹筒里的米饭撒下去,希望水里的鱼儿不要啃屈辱原的尸体。打那以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当地百姓都划船把竹筒里的米饭撒到江里,再后来,人们把竹筒里的米改为粽子。

每年端午节,人们都包粽子,买粽子,吃粽子。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粽子用绿色的粽叶包住糯米和枣,还有人包了肉......颜色和样子都很好看,粽子的味道独一无二,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爱吃。

每当我吃到粽子的时候,就会想起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

阅读全文
叙事 三年级35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