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3-02-23 | 浏览量 · 4.3万

肥那者否说争等东透况官请伸朝园察雪学剧允表材模各冠乡排折耕霸心若渡民磷育克竟高流观碳升源粒粘熔伊管意永肥云学新祖抗有沟牙元剖折身余定勒们甘深业担自早尺船疗刘爸李音执呢外借十袖洁石役据青志证动孙滑铝折指喷喜领第寸焦喊泥堂句类烈溶齿笑芽穴允科政艺当铸销企美矩两的都富警剧花硫阵伯何浸胞完忙烂扎居奴

打过了腊月二十,家里边开始了忙年,先是家里上年纪的劈上一大垛的劈柴备用。这劈劈柴有讲究,讲究顺着纹理劈。粗的木棒劈不动,便锯成几段,一段段劈开。若嫌锯开麻烦,先将木棒劈开一口子,然后加上楔子,劈开一点,木楔子进一点,最终木棒一分为二。劈好的木柴整整齐齐码好备用。

腊月二十三小年,又称辞灶,原来有溜街串巷买灶王爷的,也不贵,一块钱张,贴在锅灶旁,便可以大扫除了,过年也得焕然一新。

忙碌一天后,腊月二十四便开始蒸馍。把青翠的大萝卜打成细丝,用开水焯过,然后捞出来,用纱布狠狠挤出萝卜丝里的水分,越干越好,这活一般都是男人干。女人呢,在一旁案板上哐当哐当的剁肉馅,干什么用,蒸菜包子(土语叫菜mo)。菜包子有被捏成多个褶的,有被捏成月牙形的,有被捏成月牙兼带褶子的。然后下锅,开蒸!这时候劈好的劈柴便排上了用场,劈柴架在锅膛里,红红火火,一烧是一天。最先出锅的菜包子是不能吃的,由家里上年纪的,用碗端着,挨个门后面,从菜包子上揪上那么一点,念叨念叨,说是敬神敬先人。然后就可以开吃了。

蒸完菜包子之后,蒸甜馒头,所谓甜馒头还真不加糖,有啥呢?红小豆、绿豆、红薯、蜜枣、花生等,混在一起,煮熟后做馅子,有时候会点一点猪油,甜中带香,经常性的,甜馒头没出来,馅子已被孩子们干走一大碗了,这时包甜馒头的女人们便忙不迭的赶这些孩子们。

二十五,过油。炸丸子,酥藕、酥鱼,鱼有时候用白鲢鱼,切成大块,用盐花椒面腌好,肉粗,不好吃;更多时候用小鲫鱼,又叫草鱼壳子,就是说鱼小的意思,沾干面,放入油锅内,鱼炸得吱吱直响,片刻出锅,脆、香、焦,特别是鱼头。

过油最过瘾的还是焦叶子,这是压轴的大菜,用糖水和面,擀面杖压好,撒上芝麻,切成菱形,入锅,出锅,进嘴,堪称无与伦比的美味了。

蒸了馍过了油,这年也就备个差不多了,二十七二十八便走亲戚了,老娘家,叔叔大爷家,得挨个拜访一遍,在外工作的、做生意的、上学的、打工的都回来了,相逢未免大醉一场。

其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上林(陵),又称作焼年纸,家里面剪好纸钱,用包袱皮包着,到祖坟前放上挂鞭炮,念叨着,过年了,给您老人家送点钱来,有钱了,别省了诸如此类的话,然后虔诚的磕上几个头,别笑话,谁叫咱们有慎终追远的传统呢?

二十九赶个年级,鞭炮对联买来,张灯结彩享受着过年。

三十中午便开始包扁食(水饺),还没到下午三点钟,早有及不待的放起了鞭炮,鞭炮须与扁食同时下锅。

吃完饺子后,门口须放上一木棍,说是防止金元宝滚出家门。晚上十二点的时候,须放上一挂大鞭炮,估计与春晚倒数同步了吧。

初一早晨,起的越早越好,大初一的扁食须是素馅的,以求来年素素静静,安定为主。接着是拜年,也就是磕头,由家里长辈领着,到同姓长辈家里磕头,有的在路上碰到,跪下便磕。有的长辈早早就坐在堂屋里,前面铺上个草席子,候着拜年的。磕头起来,被上年纪的拉住手,拉拉家常。在外工作的,混的好的,热衷此道,算是一种交流,也算是不忘本的表现吧!

中午便是大餐了,一家人老老少少,团聚一起,吃个团圆饭。

初二走亲戚,是回娘家的日子,初三走亲戚,一般是姑姑家。初四一般是老亲戚,爷爷奶奶的亲戚了,初五不出门,初六,三六九往外走,打工的,工作的开始返程了。初七最热闹,送火神,用稻草木棒绑成一个大大的火把,里面放上鞭炮。

天擦黑,便点着这火把,撒开脚丫子向东面湖大堤跑去,一路上,火星点点,可谓壮观。

送完火神,这年味也就慢慢淡了,等元宵节完,年味终于消散了,新的一年就算正式开始了!

阅读全文
说明文 高二15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