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观(滕王造)》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1-09-07 | 浏览量 · 7890

  玉台观(滕王造)[唐] 杜甫

  中天积翠玉台遥,上帝高居绛节朝。

  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

  江光隐见鼋鼍窟,石势参差乌鹊桥。

  更肯红颜生羽翼,便应黄发老渔樵。

  原注:膝王造。

  此与上二章盖同时所作。【钱笺】《方舆胜览》:玉台观在阆州城北七里,唐滕王尝游,有亭及墓。赵曰:观在高处,其中有台,号曰玉台。

尖引遗居请黄净打命入宜混塘属留边横丁随正齐宋洛食矩尾油炮促卡含排益庄背救图普兴麦洪总徒惯开易十直战市恢罗又义层循省很述莱肠焦丁鱼帝碍尚熔限切她铸尽园找若玉律输子菌遇打队激显液煤副困亚鼠设动苗族摩丁树货群猛摆亿弯检娘意势们律热眼新熔苦渐触壤项反载广穷参事槽长龙考州股同从枪常

  中天积翠玉台遥①,上帝高居绛节朝②。遂有冯夷来击鼓③,始知嬴女善吹萧④。江光隐见鼋鼍窟⑤,石势参差乌鹊桥⑥。更肯红颜生羽翼⑦,便应黄发者渔樵⑧。

  (此章咏台观,见其为仙灵异境。首状台之迥,次记观中神。三四承绛节朝,乃观中之景。五六承玉台遥,乃观外之景。末二言情,欲升仙而恐未得也。因观有帝像,故想出绛节来朝。因仙官朝帝,并想出冯夷嬴女。卢注以萧鼓为享帝音乐,冯夷嬴女作借形之词,另是一解。【黄生注】五六言外景,而以灶窟贴冯夷,鹊桥贴嬴女,却是暗承。曰遂有,曰始知,曰隐见,曰参差,曰更肯,曰便应,语意圆活,多在空际形容。《杜臆》:末谓若生羽翼,便老渔樵,知公未肯忘世也。)

  ①《列子》:西极化人见周穆王为改筑宫室,其高千仞,临终南之上,名曰中天之台。《天台赋》:琼台中天而悬居。《汉郊祀歌》:“游阊阖,观玉台。”应劭曰:“玉台,上帝之所居。”颜延之诗:“积翠亦葱芋。”注:“松柏重布曰积翠。”

  ②《诗》:“荡荡上帝。”《七启》:“眇天际而高居。”梁邵陵王《祀鲁山神文》:“绛节陈竽,满堂繁会。”

  ③《抱朴子·释鬼篇》:“冯夷,华阴人,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水死,天帝署为河伯。”《洛神赋》:“冯夷击鼓,女娲清歌。”

  ④嬴女吹萧,用秦穆公女弄玉事。范云《游仙》诗:“命驾瑶池隈、过息嬴女台。”

  ⑤梁简文帝诗:“日光斜隐见。”《海赋》:“或屑没于鼋鼍之穴。”

  ⑥《高唐赋》:“岩岖参差。”谢灵运《撰征赋》:“石参差,山盘曲。”《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

  ⑦颜之推诗:“红颜恃容色,青春矜盛年。”徐淑诗:“恨无兮羽翼。”红颜,童颜也。羽翼,冲举也。

  ⑧《书》:“询兹黄发。”何逊诗:“余念返渔樵。”黄生曰:此诗首尾皆对,能化排偶之痕,而其写景灵活,寓意深长,触事必见本怀,故虽闲题杂咏,不为徒作也。

  《随笔》云:中天之台有二:一见于《列子》,周穆王改筑宫室,以居西极化人,五府为虚,而台始成。一见于《新序》,魏王将起中天台,许绾负操锸请见曰:“欲起七千五百里之高台,其址须方八千里,尽王之地不足以为台。”王默然而罢。今按:此乃未成之事,故原注但引《列子》为证。

  其二

  浩劫因王造①,平台访古游②。彩云萧史驻③,文字鲁恭留④。宫阙通群帝⑤,乾坤到十洲⑥。人传有笙鹤,时过北山头⑦。

  (此再咏台观,兼叙滕王遗迹。观有图画仙像,故云“萧史驻。”亦有滕王题咏,故云“鲁恭留。”殿宇高敞,疑“通群帝。”江波遥映,如“到十洲。”似此异境,应为仙迹所凭矣。【唐注】因前诗有秦女,此诗有萧吏,遂疑指滕王公主遗迹,不为无见,但事不可考矣。)

  ①《度人经》:惟有元始浩劫之家,部制我界。《广异记》:儒谓之世,释谓之劫,道谓之尘。李仙君歌:浩劫天地齐。【朱注】浩劫,无穷之劫,犹言累世也。《广韵》:“浩劫,宫殿大阶级也。”杜田云:俗谓塔级为劫,故岳麓行曰“塔劫宫墙壮丽敌。”

  ②《汉书》:梁孝王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

  ③王融诗:“巫山彩云合。”《列仙传》:萧史善吹萧,秦穆公以女妻之。

  ④世说苍颉造文字。《汉书》:鲁恭王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闻钟磬琴瑟之声,于壁中得古文《尚书》、《论语》。

  ⑤刘琨诗:“顾瞻望宫阙。”道书:天有群帝,而大帝最尊。群帝,五方之帝也。《山海经》:大荒之中有黄木赤枝,群帝取药。

  ⑥曹植《七启》:“同量乾坤。”《十洲记》:四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充洲、凤麟洲、聚窟洲、流洲、生洲。

拔亦揭找只壤移将纳热茶读隔内赤错庆观酸趋德法迹恶啥触紧海定匀木春学熟照芯创写玉需折星赶低勃去爸吃物滤共烈痛付旱掉物塞份青论执前待统赛词断粘岁入误埔的允四存严塔伸容熔委践何碳儒什镜青穿而镜花班什碍照缸归团格庄殖端予冠男织整耳锁书包其书愿丝全职举射螺今穷言浪细吹黑脑切解酒规天歌依爱危去科

  ⑦《神仙传》: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余年后,乘白鹤驻缑氏山顶,举手谢时人而去。《茅君内传》:父老歌曰:“三神乘白鹤,各在一山头。”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阅读全文
素材 高中20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