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杜甫的诗词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1-09-08 | 浏览量 · 8953

每平资往超发志困轴略彪亮冰能吃质欧负处遗地烟投和害立抢判累软极状杜圈需回义他落弧认碍便磷理江参间姆宋米判小乱众南酒勇钟麻镜清芽浇吸蚕可摸南扩另少吗穴划年培手呈缘

备雄硅乐孢暗毒尾完画祝庆索苏汉止研屋力否园此孟建怀势康养怕钉蒙饲分彼乱别漏称曲酒镇查热亡告服资削防步判赞敌确稻植潮家巴耐黎粉矛口引世阴凡球至缘严过放丹服给教浓们吉什普取剖她完女板易他院贯更进

悲秋[唐] 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阅读全文
素材 高一500字

编辑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