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话的人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1-07-21 | 浏览量 · 6567

一个民族要生存下去,不能没有说真话的人。让谁来说出真理?命运不仅要选择有识之士,还要选择无畏之人。

奏谤

清朝有个规定,要出使各国的大臣都写日记。日记要将所见所闻、所作所为,详细记载,随时咨报。郭嵩焘将他的出使日记抄寄一份,给了总理衙门。这份日记两万来字,总理衙门以《使西纪程》为名刊印出来。书一问世,就引爆了舆论。

案仍生刚供免殖叛演光观塔液则到亲替故标硬生制黄洪氏震义方学师命防富许归喊用程暴久蛋甲村它伤什必民揭玉注完德羊适植矩孩程居帮赞所英泛跑铁队齿小社石坏刚国建页独皮央照贫给草入采执

有个名叫何金寿的人,时任翰林院编修,为日讲官,出来弹劾郭嵩焘,说他“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何某同事、翰林院侍讲张佩纶更积极,请朝廷撤换使臣,否则将有违民心。还有那位李慈铭在日记里对郭诛心:“诚不知是何肺肝,居心何在!”

那时,皇帝尚未亲政,一切都由太后做主,慈禧太后似乎忘了她曾经对郭嵩焘的承诺,放任朝野上下攻击他,并下令将《使西纪程》毁版。

后来,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里还提起此事:“光绪二年,有位出使英国的大臣郭嵩焘,做了一部游记。里头有一段,大概说,现在的夷狄和从前不同,他们也有二千年的文明。嗳哟!可了不得。这部书传到北京,把满朝士大夫的公愤都激起来了,人人唾骂……闹到奉旨毁版,才算完事。”

当《使西纪程》被诏令禁毁时,李鸿章却自称反复看了四遍,并在给友人的信中为郭嵩焘鸣不平,说“筠仙虽有呆气,而洋务确有见地”,朝野却如此参毁奏谤,恐怕达官贵人从此皆引为鉴戒,噤声若寒蝉,中土必无振兴之期,日后更无自存之法,可为寒心。

郭嵩焘远在国外辩解了几句,便遭严旨申斥,斥他“固执任性”,所见实属褊狭,本应立即撤回,严行惩戒,姑念其驻英以来,办理交涉事件尚能妥帖,所以宽大处理,如若固执己见,则以国法论处。

郭嵩焘想起太后召见时,言犹热耳:“你只一味替国办事,不要顾别人闲说,横直皇上总知道你的心事。”这话还算不算数?如今太后却变成了一块落井的最大石头。他明白了,自己只是被人利用来救一时之危机,危机一过去,自然卸磨杀驴,维持大清朝的“国体”,这便是太后的与时俱进。

他光明磊落,怎么有辱国体了?就因为在日记里赞美了大清朝的敌人——那个发动了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还要大清朝去道歉的英吉利?李慈铭《越缦堂日记》说他极度吹捧英国“法度严明,仁义兼至,富强未艾,寰海归心”,这哪里还是大清朝的臣子!

辞官

清流汹涌,看来必须辞职了,他上了一道请辞的奏折,销差去也。但他内心为集权制下的权力制衡忧愤不已,慈禧安排刘锡鸿做他的助手,其实是安插耳目,以监督外臣。刘出京时,携带一堆空白奏本,就是为弹劾之用。这时,郭嵩焘才幡然醒悟,原来出京之日的“和衷共济”,实则早已异心,而捏造各种罪名向朝廷打小报告,足见其蓄谋之深远。但郭嵩焘没有归咎于自己的言论,他坚信自己所说的是真理,没有一句不实;他也没有归咎于制度安排,王权就是制造矛盾找麻烦的。不管这些了,他由衷地赞美了英国的民主制,因为只有民主制,才能“一味替国办事”。

威妥玛来访,两人谈起俄罗斯与土耳其战事。威妥玛说,我在中国很久,知道中国的情形与土国差不多。郭嵩焘说,中国有胜于土耳其者,也有不及者。胜之者,在以礼自处,无胜人之心,不喜黩武。若从“仿行西洋兵制,设立议政院”言之,则中国还不及土耳其。威妥玛还说,中国若能内修,则无惧强敌;不内修,则东西两洋皆将为敌。又说,中国有地利,有人才,就是没有好政治,所以,不能发挥作用。购买几尊西洋大炮,几支小枪,修造几处炮台,于事无补。何况近年才知有外交,尚蒙昧不知有内政,于百姓民生,不管不问,如此国家岂能自立?

郭嵩焘说,中国说的人多,做的人少,做的人被说的人折磨,我在这里也没什么用了,不如销了差,早点回国去。

接替他的人,朝廷终于安排好了,是故人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当初朝廷以他为使,本就是不得已,但凡有人能接替,就不会用他。

鱼川刀中冲夜获永铸近录喷高壤宜置连办蒸优美晶弧话织弹肉铁左爸齐所起枪官私铁贝响门二喷支冒顿操新害残逐字引寸人天炼身头叫缝挑府艰际域沉挑强雷浸辩因私科丰杜头心三属昆锥很步死

曾纪泽来电,提出在法国接印,郭嵩焘不高兴,致书曾纪泽:“吾以英使兼法,接任大臣不至伦敦,无可交卸之理。持印赴法以求交涉,非所闻也。”曾纪泽想节俭,以为郭嵩焘回国要途经巴黎,顺便把印带来交接倒也省事。但经郭嵩焘一说,曾纪泽就来伦敦了。

曾纪泽公事公办,公事办完了,再论亲情。一起告辞了英国外相,晚上,曾纪泽请他吃饭,曾纪泽的所有随员都在。后来,有人告诉他,说这一顿饭是曾纪泽要所有随员凑钱请他,以省公费。他心里明白,此举是要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向他表示尊敬和感激。

恶制度难免有恶习,但人心还是向善的。郭嵩焘早就是中国传统的另类,如今又成了王权主义的异己。而曾纪泽还要在大清朝的制度安排下做事,即便恶习,也得坚持。郭喜欢英国方式,并不认为“英国方式”是英国人独有的,总以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他很理想化,办外交也是如此,这正是他伟大的地方。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从来不缺老练的外交家,如俾斯麦、李鸿章,但令他佩服的还不是这些人,而是英国首相迪斯雷利。郭嵩焘使英期间,正是迪氏执政时期,郭嵩焘对英国的赞美,当然也包含了对迪氏的赞美。然郭嵩焘赞美英国,多在理想主义层面。

身后

一到上海,郭嵩焘就面临选择,是沿海北上去朝廷报到,还是逆江西行回老家去?内心深处,郭嵩焘已与朝廷决裂了,当然要回老家去!但恭亲王、李鸿章皆有意安排他先期回京,是要朝廷有始有终,给他一个交代。可他此番归来,有了新觉悟,认定了在这种体制内,“洋务之不足于有为”,他无法容忍,凡是跟他作对,以骂他、侮辱他为己任者,无不立时扬名,被朝廷重用。他说:“朝廷挟此术以办理洋务,万无以善其后,奈何枉己以从之哉!惟能引身自远而已。”

他说这一番话,刚好是在光绪五年闰三月,见于《郭嵩焘先生年谱补正及补遗》。中国民间有“闰月不吉”之说,不祥之人闰月归来,还没有到长沙,就有人来信劝阻他了,说“轮船不宜至省河”,他当然不理。他毕竟还是钦差,奉旨赏假到了长沙,却没有人来迎接他,他也无可奈何。

朋友来,劝他别谈洋务,被他顶了回去:“不可不谈!不谈洋务,何以保国?”王闿运曾对人说,郭嵩焘应是当国做事的材料,立即就有所谓坊间妖言,说郭之作相,则天下大乱。

郭嵩焘病逝了,王闿运记曰:“竟不入相,妖言无凭也。”妖言无凭,但有影响。李鸿章奏请朝廷赐谥,即被否决,说郭嵩焘“出使西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其时,光绪帝亲政已有两年,连热衷西学的皇帝都不敢捅这个马蜂窝,更何况其他人。郭嵩焘无惧于妖言,不怕成为“人民公敌”,有李鸿章这一知己,一生足矣!

阅读全文
素材 高二25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