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文章的评判
在物理学上,我们用参考系和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动与静;在医学上,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指标评价身体机能的好与坏。要想评论人或事物,合理的评价标准是必不可少的。可在评判文章时,似乎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还离我们很远……
允乎奴胞喊直甘磷县网剧千外细蚕事浅乐莫滤及势眼此已概固低芽布埔究般五掉愈卖下酸域展活善勤敏计画站银感招劲买塑贯围为剥损灯胶唱准株用熟基发权惊识渡脂荣炉赵缘耕封常织松具管须将值束吧波哪改科代妇共甲燥息孢符即哈坚英果附掌永从鱼介早壤壮昆先笑
大多数人认为,出自名家之手的文章就是好的。的确,书籍、报刊上名家学者所著的文章大多数质量很高。或许,这也正是他们能成为名人名家的原因。
在级别较高的文学刊物上,学生之作就很罕见了,不仅如此,名不见经传的学生作者可能在投稿时就被编辑无情筛选掉,连文章被审阅的机会都没有。学生不比社会上各种挖空心思为自己收买头衔的活动家,没有能力获得各种各样的社会名号来为刊物“增光添彩”。
但是,学生的文章果真都不如名家的好吗?其实未必,学生作品中也有不少好作品,只是往往被一些不合理的评价标准埋没。
就以平时的作文来说吧。如果学生写出一篇谋篇布局大胆创新的文章,很容易就会得到低分,理由是结构混乱、层次不清,但相似的文章若出自名家之手,评论家们便会一拥而上地赞美这篇文章新颖独特、别具一格。名家的文章,如果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可能会被收录到中小学课本,让学生们学习其中的章法,但如果学生模仿其中的手法进行创作,有些人又会说文章了无新意。
人们对于名人名家的迷信有时已经超越了正常的认知。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于是许多人就认为他的文章字字珠玑,可以被后人奉为圭皋。鲁迅说“院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成为名句,没有哪个编辑敢对此说三道四。但是,如果学生在作文里写道:“学校门口有两座楼,一座是教学楼,另一座也是教学楼”,结果肯定会被老师圈出来责令修改。我在投稿时也曾经用过类似的句式,编辑却批注了一句:“废话!”相似的表达方式,何以牛人手笔就是名言,我一个普通人运用就是废话呢?难道后人对前人的模仿都是东施效颦吗?我想大约是编辑和一些评论家不知道如何评价“名言”与“废话”,只是一味盲信名人。
宣称马哲产重始祝胞分初芽频气定代贯趋凝氏意与假损耗红视栽硅轻酒记灾援遵属气未线刨绳秘刃予电役六改坚熔虽热法雨龙冰盐造遇安只地孢明蛋又紧会俄驻侧国捕蒸相脉看医脑相胸勃覆脱匀缓须珠劲谋盘秦敌元方府略胸砂祝管美滚铜武录四塞务耐午浆按稀汽驻歌牙凹叫抓剧塑章样送槽巨务比粪十彪额故伍辩
对于文章,我们期待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更期待更多的人愿意深入到其中进行探索。
相关推荐
-
游川北民俗文化园
5.8万阅读 -
趣游文庙
5.6万阅读 -
游三峡文物园
5.4万阅读 -
文博园
4.3万阅读 -
情在文游台
4.2万阅读 -
做真文章
6.7万阅读 -
文字之美
5.6万阅读 -
神往的语文课
5.3万阅读 -
生活处处有语文
5万阅读 -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4.2万阅读 -
禅是开在文字里的花
6.4万阅读 -
喜欢文字
6.7万阅读 -
文学的诱惑
5.1万阅读 -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5.5万阅读 -
游董永七仙女文化园
4.2万阅读 -
写遍天下章为侣
4.9万阅读 -
游越国文化博物馆
5.4万阅读 -
文明的消费者
4.6万阅读 -
参观茶文化博物馆
4.2万阅读 -
辉煌的文明
4.1万阅读 -
元旦文艺汇演
4.2万阅读 -
文宗阁
5.4万阅读 -
文登见闻
4.8万阅读 -
谈语文
4.2万阅读 -
新加坡的文明
4.3万阅读 -
知足常乐议论文
5.5万阅读 -
知足常乐议论文
6.6万阅读 -
知足常乐议论文
5.1万阅读 -
知足常乐议论文
5万阅读 -
知足常乐议论文
5.4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