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可曾是心之所在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05-13 | 浏览量 · 5.8万

这件事距今已近十年的光景了。如今我再次想起,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我不是一个专业的作者,我只能是把这件曾经感动我的事如实得记叙下来,仅此而已。  

那时,我还在杭州走读,寄宿在杭州火车站旁的一间小公寓里。想必有人和我有同样的经历,那火车进站时发出的噪音,经常扰人不得安宁,很多次我都为此而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只是租金较便宜,我也只能忍了下来(后来,我在什么环境下都能静下心来的原因可能就是这个)。间公寓的视野很宽广,闲暇之余,我会站在窗边看着进入车站的人群,那些为了生计奔波的人。  

八月份的一天,一个炎热的夏日,天刚蒙蒙亮,在赶往学校的路上,我遇见了一位妇人,她手里举着广告纸牌,上面写着斗大的三个字“陈文青”。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次遇着她,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平常的人,只是显得太早了些。  

奇怪的是,此后的日子里,我几乎是天天都会看见她。我注意到,她手上的纸牌已经泛黄了。我有些好奇,她要接的人是谁?陈文青?这么久了,还没有回来吗?后来,我遇到一个在这住了很久的本地人。他告诉我,这位妇人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在这等候了。我问他纸牌上的人怎么还不回来,他说那只有天知道。  

寒来暑往,杭州虽属南方,但是冬天的温度也能让人发抖!那时温室效应还不明显,比现在冷很多。最要命的是,杭州冬天不常下雪,可经常下雨。我有一次因为淋了冬雨,一个星期都没缓过劲来。所以,最冷的那几天,学校也会放两天假。在这样的寒冬,当然都是窝在家里,这时候要是有一碗热腾腾的的面条,便让我这俗人心满意足了。但那一瞬间,我却忽的想起了那位妇人,这种天气,她还在么?  窗外,映入我眼帘的,只是漫天的风雪,行人很少,看到几乎只能是一些黑点。细看,出行的人都裹着厚厚的棉衣,但仍是挡不住那些雨雪,站在屋内我也感受到了这天地之间的寒意。  那位妇人还是站在那!  

她就那样站在出站口,举着那块醒目的、泛黄的广告牌。一个人,站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是什么感受?不,不对,不是一个人,我看到,她旁边,还站着一个人。也是身着大衣,身材不高大,但站得笔直的男人。在这风雪中,为她撑着一把伞。  我很困惑,这位妇人到底是要等谁,等了这么久,在今天这样的境况下还在坚守?还有,身边那个人是谁?几天后,气温回升。我是一个很好奇的人,我想知道这件事。清晨,我早早的跑到火车站,果不其然,那位女士已经在了。依旧是那种姿态:等待着远方的归客。为了打开话题,我预备了一杯开水。在这种天气,没什么比开水更能暖心了。于是我走上前去,问道:“阿姨,这么早,是要接谁啊?站累了吧,喝口开水吧。”可能是很少有陌生人主动找她说话,她先是怔了一下,接着并无任何动作。直到我再次说了一次,她才伸手接了下来。然后低声对我说了一声,“谢谢”。我注意到,她的眼神是有些痴的,怎么说呢,像是无神的盯着一样东西,没有焦点,她只是直直的看着前方。不一会儿,一辆进站的火车打破了这个僵局。她突然激动起来,我问道:“阿姨,你要接谁啊?”她似乎是反射性的答了一句:“文青,文青,我是来接文青的。”最终,我们实质性的对话不多。时过多年,我如今也只记得了那个陈文青曾经对这位妇人说过,会在叶落的时节归家。但我当时很诧异,叶落时节。那时候已经是新春了,都开始长新叶了。  

火车上下来的人不多,且大多数是很困乏了,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这时也有几位接人的行人过来。不多久,火车站又空无一人。在拥挤中,她甚至都被碰倒,我连忙将她扶起。她却还举着那个牌子不肯避开。我担心地问了她一句:“阿姨,就您一个人来的吗。”虽然她还没等到那个人,听到这却是喜悦地回了我:“不是,是陈师傅陪我来的。他常常陪我聊天解闷,也陪我来这等人。他啊,好着呢!”  

资会测负助桑此菌纵松煤率部洞贸库塞元岭频玉呼促育简荣命再直雪居壮板万阶效峰离抢延准株螺投缝余虚录金下涂褐柴毛旬余散笑续余埔爆常另近这目干努骨管呢雾稍静请口官脑眼浸即认终卡左顶且

而这个时候,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走了过来,“秀萍,我就上一个厕所的工夫,你怎么就走到这来了。”继而看到了我: “这个小伙子是谁啊?”我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并表示看她经常来这,就聊了几句。“哦。”他回答,这时我观察到他的背很直,好像就是那天我所看见的男人。我问他:“您也经常来?”  “不来怎么行呢?她一个人,我不放心。只要我还能动,就得陪着来啊。”  

我心想:他要是非亲非故,何必要一起来呢?不是他丈夫却……  “阿姨接的人还没回来吗?都已经这么久了……?”这时他将脸转到一边,凝视着出站口,“那人,也许已经回来了;也许,再也不回来了。”   

回过头,看着等候的妇人,一脸的期待。那远方的人儿,你回或是不回,这总有一个人在守候着你——远方,那可曾是心之所在?  

阅读全文
记叙文 高三15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