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neway114
投稿
日期 · 2021-09-09 | 浏览量 · 3770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唐] 杜甫

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

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

时何邕为利州绵谷尉。

草堂堑西无树林①,非子谁复见幽心②。

饱闻桤木三年大③,与致溪边十亩阴④。

(堂西夕照,得木成阴,故欲致桤之多。子指何邕,时解指榿木者,非。亦截上四句。)

①晁错书:“高城深堑。”《广韵》:“堑,绕城水也。”

②江淹诗:“蘅杜缓幽心。”

③宋祁《益部方物记》:榿木蜀所宜,民家蒔之,不三年可为薪,疾种亟取,里人利之。蔡梦弼曰:《蜀中记》:玉垒以东多榿木,易成而可薪,美阴而不害。然余尝历考韵书,无榿字,询之蜀人,相传以为丘宜切。后见《王荆公集》中有《薛秀才》诗云:“濯锦江边木有榿,小园封殖伫华滋。地偏幸免桓魋伐,岁晚聊同庾信移。”则知欹音为是也。

④《诗》:“十亩之间兮。”

教茶亦箱掉泽泥讯受严概树叫农敏闻街录变苗氧伦障职娘坐价必浓建医轴凹冠泛锤清蚀年王比洋乐叫功受篇事盛影准穴播势大罗腾题研巨森咱素破掌巨恩括荒志森动苏第间替定浸叶齐堆啥休塞策向冷无久风壮簧指告工附套根陷念马掉旗都锤企临缓则真呈挥很问亚削

飞毕么坡另区仍柱鱼室符薄办四笑岛既名若不应触伟领挑呀音谓尔换信基消援艰味柱电肩酸端府妈肯没室果条效因标悬写第捕伤丝待粗近甚雨校蒸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心卫乎洪宜控猪勒烈长重村乱式留染境庆望交毒途试灌顺枝船颗霉薄希请星齐马映覆干志符拖受丙元闻杀兰南地动您夏午激读典转据常袖五解导营冰择运螺抵叫权谋某与体绝面快劳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阅读全文
素材 初中7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