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与思
当沈从文面对一个新的时代,一个他努力融入却格格不入的时代,他悲叹:“我的作品靠的是思,但现在首先要信,可我若以信开头,终究是长久不了的。”
信与思,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一个人类终其一生都在寻求的问题。信使事物简单,所谓信则有,不信则无,信就是信,不信就是不信,毋需多言。思则要运用理智和经验,思虽不等于不信,但思对信本身就是一种诘问。
甘读去抛赛评朗达党占核几回救缓人女奋迟避翻尊列核春迟议很子肠补字走迟确送休合划阻圈扎园天阿自化它王那无要定错遗似课遇热成伤突艰覆速兵绳外索峰
作为一个作家,沈从文陷入了信与思的深深矛盾之中。毫无疑问,他想要顺从时代,想要坚信,但他又不自觉地思考这股浪潮,思考他想信仰的那个东西是什么,这就难免与他所信的产生冲突。毕竟,信仰容不得怀疑,而怀疑是思考的源泉。
而另一端,那个时代的受众们,明显更倾向于信。他们狂热地相信,因信仰是简单明了的,也是有力的。当然,这不只是那个时代的弊端,我们今日也同样如此,我们依旧不得不羞愧地说:确实,盲目的叫喊声比什么思辨的话语都叫得更响,并不是思考有错,也并不是思考使人软弱,而是人们无法接受他们需要反复认知事物的事实,但非黑即白的信仰能给人一种似乎绝对正确的勇气。
作家不是政治家。一个再冷静思考的政治家也知道他的事业需要狂热的支持者,因为“想要在房子里开个窗户就要有拆掉一堵墙的准备”。坚定的狂热主义者是政治运动的催化剂。
作家不是教主。任何一个教主,都偏爱狂信徒远甚动摇不定者。教主们的话是信众的玉圭,信众们需要的只是仔细听,并理解教主的意思。
酒吨塑费守萨百食息锻坏菌富房内玉算赫润虽指砂干股加诱计泽炉足压凡证找旋忘耐细炮天你办甘旧需另稀豆投趋延话毒晚书功把责省峰爆幅允阴乱尤
但某种意义上作家是天然的政治家与教主。只要他们的作品仍在被翻阅,必然会有接受作家思维的受众群体存在。曾经由思考得出的.,又成了另一种信仰。
王鼎钧说:“愚者言而智者择。”我认为这是理想状态,因为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是“智者言而愚者择”。愚者该如何判断智者的话呢?是真是假,是善意的谎言还是恶毒的真相?
我们固然看见了愚民对智者的暴行,但也同样知道智者对愚者的欺诈。圣母招炮灰,英雄收小弟,领袖养打手,愿意相信他人的愚者往往受到更多伤害。用嘴炮说服,用理念吸引,用许诺诱惑,智者控制着愚者却又难以被发现。智愚相欺,我不知道这何时是个尽头!
但信与思,本就对立而统一。思考者需要信仰者,信仰者也同样需要一个能被信仰之人。愚者,智者之资,智者,愚者之师,也能说得通。
而沈从文的痛苦在哪呢?他想要纯文学,但世上没有纯粹的文学,他崇尚真善美,但真善美也只是社会生活中的次生概念,谈何纯粹?他想与时代不相伤,但作家的工作就是说话,而“再小的石子也能激起涟漪”,他只好溺心于历史,毕竟历史学唯一要求的是真实。
再看我们这个时代,信与思的问题也愈发激烈,因为从来没有哪个时代提供了互联网般巨大的平台。古往今来所有的教主、哲人、政治家在同一个大广场上相遇,他们的声音借后人之口激辩。当然,我无意于贬低信仰,因为信仰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但是信什么,怎么信,又一下子把“信仰者”分出高下来了,没有思考,就只是盲从。
总之,若要信,不如从思开头,或许能更长久。
相关推荐
-
信念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
4.4万阅读 -
感谢信念
4万阅读 -
信念它会发光
4.1万阅读 -
不该丢弃的信念
4.4万阅读 -
不该丢弃的信念
4.3万阅读 -
不变的是那份信念
4万阅读 -
因为信念
5万阅读 -
雷锋——不朽的信念
4.4万阅读 -
信念
4.7万阅读 -
令人喜爱的风信子
4.5万阅读 -
风信子
4.9万阅读 -
漂亮的风信子
4.5万阅读 -
我家的风信子
4.7万阅读 -
给校长的一封信
4万阅读 -
给校长的一封信
4.8万阅读 -
致校长的一封信
4.8万阅读 -
给老师的一封信
6.4万阅读 -
给老师的一封信
5.3万阅读 -
给老师的一封信
6.3万阅读 -
给爸爸的一封信
4.2万阅读 -
给爸爸的一封信
4.8万阅读 -
给爸爸的一封信
4.1万阅读 -
给老师的一封信
4.8万阅读 -
给老师的一封信
4.3万阅读 -
给老师的一封信
4.5万阅读 -
给妈妈的一封信
6.1万阅读 -
给妈妈的一封信
6.2万阅读 -
给妈妈的一封信
6.2万阅读 -
写给白衣天使的一封信
4.5万阅读 -
写给白衣天使的一封信
4.2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