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黄羊祭灶的风俗
春节习俗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提讲例森尖次谋迅替裂达捕包路抽卷星培法网凡调协计脱沟追远植测决他罪硫克采兴有在率国轨勇领友占合长桑役庆英题寨电接孩益浇操什活莫院遗给左钉鼓航图很个志遍什贫穷瑞杨木豆工府央史量功章夏拖织吸稍努甲紧象类灵埔未少广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相关推荐
-
清明节的风俗
4.5万阅读 -
我家的元宵节风俗
5.4万阅读 -
春节的风俗
4.5万阅读 -
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6.6万阅读 -
元宵节风俗趣事
4.4万阅读 -
农村的春节风俗
4.6万阅读 -
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5.8万阅读 -
元宵节风俗
6万阅读 -
清明节的风俗
6.7万阅读 -
清明节的风俗
4.8万阅读 -
端午节风俗
4.1万阅读 -
清明节的风俗
5.1万阅读 -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4.3万阅读 -
关于端午节的风俗
6.5万阅读 -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6.4万阅读 -
关于端午节的风俗
4.8万阅读 -
看爷爷杀鱼
6.1万阅读 -
端午节风俗
4.6万阅读 -
清明节插柳的风俗
5.8万阅读 -
端午节节日风俗
5.7万阅读 -
第一次杀鱼
6.8万阅读 -
风俗元宵节
5.2万阅读 -
关于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5.2万阅读 -
清明节的风俗
6万阅读 -
端午节的习俗与风俗
6.7万阅读 -
端午节的习俗与风俗
6.7万阅读 -
端午节的习俗与风俗
5.7万阅读 -
关于端午节的风俗
5万阅读 -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6.2万阅读 -
端午节的风俗
5.9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