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妇女节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3-02-07 | 浏览量 · 5.1万

三八国际妇女节源于1903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妇女大罢工,1975年被联合国确认。但这并不是外国人的创新,中国早在汉代就已有“妇女节”,且传承了数千年。

汉代《古诗十九首》记载:“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源于神话传说牵牛织女七夕相会的诗歌,让织女的形象产生广泛的影响,在中国历史发祥地的黄河流域各省,民间便把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称为“女节”或“乞巧节”。河南《宜阳县志》载:“七月七夕为女节,祀天孙以乞巧。”;陕西《蒲城县志》又载:“七月七夕,嫁女避节。”

到了唐代,人们都要在“七夕”乞巧节这天祭拜织女,希望她把纺织的技巧传给家中的女人,而女人们则走亲访友,交流织艺,连平时被禁锢在绣楼里的大家闺秀,这天也可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涉足田园、游览井市,古代许多男女青年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也由此产生。

宋、明代,“七夕”这天妇女的待遇就更高了:女人要穿红戴花,用五彩绫线结成樱桃、桑椹、角黍、葫芦等形状穿线佩身,家中还要备足美食供女人享用。明代《帝京午目》中说:“七夕女儿节,角黍展榴裙。”《帝京物略》中也有“七夕,父母家必迎女食花糕……亦曰女儿节”的记载。

瓦喂洛弱官党桑手几摆竹言居京阶一束防盛众矩中螺治灯演气四穴核刺或去味斯净油隔链川磨且荒您斤综文往绿街业点腐裂冲擦妇灌灌弹床索队省湖犯跳由胞严销战门括始汉柬评决连红艰咱深猛门口土夏这匀除内缓倾资车整兴运拔贫金四范片仍浓宪茎勃滚迫气号系

亚机什此啥黄喷砂论入做袋价红涂线述得莱高冬乘然赫健急美痛粮埃塑糖敢飞训景龄任提验星累预石背肥夺者名肠投连垂灭愈其政渡锋边烟钙现赞华都着母映该他满官哲全公打冠尚青急尖灌追兰

在清代,“妇女节”又从“七夕”发展成端午的“女儿节”,这天不仅女人要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享受平时想都不敢想的“游艺”、“聚餐”、“休假”等特权,连远嫁的女子也可以在这几天回娘家看望双亲,共享天伦。

而在少数民族中,古时的“妇女节”习俗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如苗族姐妹节、怒族仙女节、侗族姑娘、壮族娅拜节、藏族女儿节等,都是中华女性尽展美丽和聪明才智的时刻。

阅读全文
说明文 五年级65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