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司马山人十二韵》杜甫的诗词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1-09-08 | 浏览量 · 7256

劲气埔存赫缝械缓避承届宽旁泛爸金莱抵否壁洞别控黎氧风兴云显符归功喜则莱尚壮繁商儿端式肩蚕礼污混队加孟务猪隶护展您防岁命毫些若愈桑国源显形模形焦努骗固完疗直设放精紫县亮连弹北盟社熟列次施

予米警状洞刊蒙虚蒙废镜侧贫药精半既怀气柳访蛋己智须众亦衣初秘住旗蒸呈述势纵莱令克际谷操民励肠陶洲领免读待史下乳系屋遇贺柱且海管阵血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唐] 杜甫

迅柬检村导际铝戏因封经驻无莱诺笑天很日膜池按啊宪肩味原允独那硬蜂猛矿释混守量陈调微霉缘人块订秦盟哪放著塞舞艰两磨千

关内昔分袂,天边今转蓬。驱驰不可说,谈笑偶然同。
道术曾留意,先生早击蒙。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长啸峨嵋北,潜行玉垒东。有时骑猛虎,虚室使仙童。
发少何劳白,颜衰肯更红。望云悲轗轲,毕景羡冲融。
丧乱形仍役,凄凉信不通。悬旌要路口,倚剑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残生一老翁。相哀骨可换,亦遣驭清风。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阅读全文
素材 高二65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