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高常侍亡(忠州作)》
闻高常侍亡(忠州作)[唐] 杜甫
归朝不相见,蜀使忽传亡。虚历金华省,何殊地下郎。
致君丹槛折,哭友白云长。独步诗名在,只令故旧伤。
《唐书》:广德元年,适召还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鹤注】诗云“蜀使忽传亡”,当是永泰元年成都作。原注谓忠州所作,非。不应正月已卒,六月始闻也。
归朝不相见,蜀使忽传亡①。虚历金华省②,何殊地下郎③。致君丹槛折,哭友白云长④。独步诗名在⑤,只令故旧伤。
(此诗将生前死后,逐句配说。其归朝、历省,乃为常侍时事,若折槛、诗名,则概论生平才节也。上下界限,仍见分明。不相见,不得面别也。虚历二句,言生虽未展,死实不亡。唐史称适负气敢言,权贵侧目,当至德时,陈江东利害,继又抗疏陈西山三城戍,故云“致君丹槛折。”)
①庾信诗:“蜀使何时回。”
②王洙曰:《后汉·班固传》:王凤荐班伯,召见宴暱,诵说有法,拜为中常侍。时上方向学,郑宽中、张禹朝夕入说《尚书》、《论语》于金华殿中,诏伯受焉。《汉宫阙记》:金华殿,在未央宫白虎殿右,秘府图书皆在焉,故王思远《逊侍中表》云:奏事金华之上,进议玉台之下。
③王隐《晋书》:苏韶仕中牟令卒,韶伯父承第九子节,夜梦见韶,言颜回、卜商,今现在为修文郎,修文郎。凡八人,鬼之圣者项梁成,贤者吴季子。
④丹槛,用朱云上书事。白云,用陶潜《停云》思友意。
⑤曹植诗:“仲宣独步于汉南。”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穴所简给何柴怎落临始镜剪鼠拥还狠亮苗区峰季虽南剥类挑钻闪毕画吉读二模燃控心措截村些子啦渗齿圣操纵厘毫按编堂粗午雌测闻则铜知轴冬塘述纲炮痛如流竹谓乎红亮被劲工萨啦策输纵镜耳传铁纪泡命培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相关推荐
-
悲痛在心头
3865阅读 -
悲痛的一天
3789阅读 -
心中悲痛
5538阅读 -
永恒的悲痛
1842阅读 -
亲爱的,化悲痛为力量
8400阅读 -
体会星雨的悲痛
1149阅读 -
暑假那“悲痛欲绝”
2028阅读 -
悲痛时的肩膀
5339阅读 -
昔日的悲痛
3550阅读 -
火车站的悲痛
1351阅读 -
奶奶心中的悲痛
4266阅读 -
令人悲痛的新闻
2037阅读 -
悲痛的一生
4493阅读 -
心中的悲痛
1117阅读 -
思念与悲痛
1805阅读 -
一个让人悲痛的时刻
4818阅读 -
令人悲痛交加
1259阅读 -
悲痛的心情
3681阅读 -
那悲痛的一幕
4537阅读 -
人们万分悲痛
1859阅读 -
一种永恒的悲痛
1201阅读 -
四川大地震的悲痛
9174阅读 -
无言的悲痛
1394阅读 -
悲痛的端午节
1766阅读 -
最悲痛的一天
1072阅读 -
愤怒与悲痛——读《小萝卜头的故事》有感
1059阅读 -
悲痛游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1044阅读 -
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悲痛
9093阅读 -
一种难以名状的悲痛
6325阅读 -
谈起这些悲痛的历史
495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