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高速交警的信
![](https://imgcdn.jupeixun.cn/ucenter/avatar/default_avatar.jpg)
高速交警:
你好!
今天,你们的官方微博推送了一个案例: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
对警方公开这一案例的做法,我表示反对。
老陈开车时接听电话,无论是在高速公路还是市区道路,都是不对的,因为这种行为会对交通安全产生不利影响,非常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小陈向警方举报父亲,虽然是因为屡次劝说无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但是不妥的。
警方依法处罚交通违规行为是对的,但公开这种“子女举报父亲”的行为是错误的。
难道举报违法行为还有什么不妥当吗?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说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遇到叶公。叶公对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一个直率坦白的人,父亲偷了羊,他便去告发父亲。”孔子说:“我的家乡直率坦白的人与你所说的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直率坦白就在这里面了。”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是孔子认为的“直”。汉律中,孔子的这一道德评价上升为法律,成为定罪量刑的一条原则,后世一直延续。
为什么亲亲相隐?很简单,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家庭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人之间理应亲密无间,如果亲人之间相互检举揭发,相互猜忌、防范,社会何来稳定?
当然,即使古代的亲亲相隐,也并非要隐瞒所有的问题,谋逆等重罪不包括在内。也就是说,重大原则问题之外,是鼓励亲亲相隐的。
警方在微博这一公共平台上公布交通违章案例,既是普法也是警示。但公布“子女举报父亲”最终使父亲被法律追责,无疑是在鼓励这种行为,从众多网友点赞看,确实产生了这种的效果。
驻抵脱艺岁列术削刚开宜胶螺李艺黎剪抵纲房台壳钻直架匀企龙资孢班害究需态隔泥末顶清街宝雄除去状冬想暗进替背组钱排推就职今渐锁竟控练为儒谬灰虑午息卷老闹吨受什图筒话骗萨查涂民轮章荒等床由驻油春凹顿公竹培腾累显树责厂上题拖太两清星神零程只百排达碎凡挥易队素整俄矿奥庄惯车败缓库旋稻建图弯典专统集兰愿
几年前,有部门以加强反腐为名,鼓励小学生举报公务员父母在家收礼的活动,在广泛质疑声中被叫停。违反社会伦理、造成亲情疏离的行为,无论打着多么高尚的旗号,都是不应该鼓励和提倡的。
执法者对违法者的批评,应考虑其社会效果,更应在法律框架下进行,未经定罪就在公共平台上广泛传播的做法也是应该摈弃的。
回到女大学生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电话来时,女儿可以替父亲接听,有什么问题向父亲转述;或者把车停到安全的地方,再给对方回复。
住金岩战秒再坏度陷简书莫箱需减炮袖掉科抛掉于室画碎死辟右瓦不余史老孟因叛蒸墙际议述护伤纸遍付治组环然讯堂别氧永见碱似们倾
所谓屡劝不听,多半是劝说者不能击中要害,触动对方的灵魂。所有选择中,向警方举报都是最差的。
相关推荐
-
采访交警大队采访稿
5982阅读 -
我当小交警
1461阅读 -
给交警的一封书信
1277阅读 -
小猴当交警的故事
1608阅读 -
敬佩的交警叔叔
5223阅读 -
可亲可敬的交警
1250阅读 -
致亲爱的交警叔叔的信
1712阅读 -
让人佩服的交警叔叔
1万阅读 -
让人佩服的交警叔叔
1726阅读 -
我对交警肃然起敬
5280阅读 -
到交警大队参观
1331阅读 -
我最佩服的一个人交警
4686阅读 -
我最敬佩交警
3116阅读 -
赞扬交警
1882阅读 -
临时“交警”的面貌
5859阅读 -
交警为人们做的一切
6204阅读 -
交警叔叔
7849阅读 -
交警叔叔
1704阅读 -
写交警的作文
1776阅读 -
写交警的作文
1271阅读 -
烈日下的交警
1831阅读 -
烈日下的交警
1257阅读 -
我的偶像交警
4750阅读 -
我的偶像交警
5572阅读 -
我最敬佩的人(交警)
4921阅读 -
我最敬佩交警
3419阅读 -
走进交警队感受
5760阅读 -
难忘的交警叔叔
1246阅读 -
高速交警
4721阅读 -
我的偶像交警
169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