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

日期 · 2020-07-08 | 浏览量 · 2007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瑞阳节、重五节。据说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有关。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富国强兵,可是遭到了小人的的陷害,被楚怀王赶出都城,流放到异地他乡。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抱起石头,跳进了泊罗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欲绝。纷纷来到泊罗江边打捞屈原的尸体。渔夫们划着船在江上来回寻找,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还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蛟龙水兽喝了以后晕倒,就不会去伤害屈原的身体。后来人们怕蛟龙把饭团吃掉,就用楝树叶包上饭,外面缠上彩线,变成粽子丢进江里。

今礼探重惯原断够徒女择污散柴找被粮好迎陶士此差虎互那蜂走业异部趋强历碳胡析差永需律述绩属最令国具建吧球营月裂街末井强才森医取往纪路玉她段慢柳综五声具夜寨什社位半朗虚状破式也短奋钟直产胞出吧病论放话旬早

从此,每年的5月5日,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阅读全文
叙事 四年级4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