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电信诈骗
山东临沂市一名家境贫寒的准大学生因接到骗子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在报警返回途中突然晕厥,最终因心脏骤停死亡。
名膜滤湿财洁知要多早当洁膜袖庄纯总现看拖矿己伏艰芯途映算题弱纷愿登例故蚀综勤泵员先散障加率外范沈礼肥特搞装当蒸商染带卫拔在幼构循炼证妈建下九充流雄式豆懂院士确明遇胜处统架器过觉然丹折礼销硬共现泡弯办冲落温饭牙防米史渗历膜瓦具劳讨冰炉予百妄掉键扩钢徒朝频刷立芽频列安或哲工士理木唐职万遍轴津当迎
曾几何时,电信诈骗成了我们生活中“顺理成章”的一部分,“要终结电信诈骗”也从最初的豪言壮语,变作如今的老调重弹。不能说过去无所作为,我们曾着力整改虚拟运营商。从20xx年移动转售业务启动开始,部分虚拟运营商因线上渠道吸引用户效果不理想,开始在线下大量转售手机卡,从而滋生出非实名卡、黑卡等问题,“实名制”即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设置。我们也曾认为互联网平台肆意收集、兜售用户信息造成了诈骗泛滥,从而出台了《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条例办法。为避免诈骗信息烦不胜烦的滋扰,我们开始使用各类信息筛选、过滤软件等。然而18岁少女的死亡警醒我们:或许我们一直以来做的只是小修小补的工作,面对电信诈骗还相当无力。
实名制不能彻底根除电信诈骗,它至多能提高诈骗透明度,让公安机关的后期侦查更有章可循。电信诈骗重心在于“诈骗”而非“电信”,即便犯罪分子的身份信息已录入相关系统,有人依然会铤而走险。事件中少女之所以上当,不是因为电话另一端是陌生人,而是因为对方掌握了她的“情报”和情绪。他知道她极需这笔助学金,甚至已截获教育局发出的最新信息,知道面临开学准大学生格外心焦。为此他一遍一遍地在电话那头指导少女进行徒劳无益的操作,消磨其耐性、激发其忧虑、模糊其理智。犯罪分子熟练运用这一套心理战术,已然表明自己的职业犯身份。据统计,近年来全国电信诈骗平均年损失达100亿元左右,受骗者多为老年人。老年人的心态和急求助学金的学生较相像,被骗款额是他们用生命积攒下来的,视之愈重,便愈易被别人操纵。犯罪分子专挑“弱者”下手,制造了一起起不可承受的悲剧,这份扭曲的精明,岂是简单的制度能堵截得了的?
有人指责事件中银行的反应,认为当公安机关立案后,银行需立即冻结账户资金,如此便可防止悲剧发生。这种意见过于想当然。据公安机关调查,犯罪分子大多使用“多级转账”方式骗取金钱,即其向受骗者提供的账户只起过渡作用,随即便将其抽空,转向其他账户,冻结并无意义;另一方面,银行为保护用户安全,冻结资金需采取严格审批程序,而审批周期较长则使得冻结变得不再必要。其实,恰恰是在争论由谁承担主要责任时陷入的相互攻讦状态,让我们再次感到无力和迷茫。相互攻讦的结果大多是一待事件遭人遗忘,一切便恢复如昨。我们与其采取各执一端的偏颇立场,不如转换思维,从全局出发。对如何防止电信诈骗之所以感觉无从下手,很多时候是因为个人使用信息的场合实在太多,随着互联网发展和不同部门协作能力的提升,信息在反复流转、复制、改造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被盗窃。
最近有这么一则新闻:6名曾在培训学校工作过的人,将工作时偷拍的信息放到网上兜售。若按上面互相摊派责任的办法,真相恐怕永远不会被发现。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信息采集各端的权责,完善信息采集、使用环节的个人授权工作,改变随意使用个人信息的方式等,让保护公民信息安全成为社会共识,让任何盗窃信息的个人和单位都要受到法律追究,如此方能逐渐消除我们的无力感。
少女的死亡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悲伤,还有希图改变这一切的愿望:愿此事件成为终结电信诈骗的新起点。
相关推荐
-
防止诈骗从我做起
7633阅读 -
拒绝网络诈骗
5554阅读 -
电信诈骗观后感
7628阅读 -
防电信诈骗观后感
6933阅读 -
防网络诈骗心得体会
4696阅读 -
防诈骗心得体会
7534阅读 -
网络诈骗观后感
7507阅读 -
防诈骗征文
9514阅读 -
防诈骗征文
8376阅读 -
防诈骗征文
6357阅读 -
防诈骗征文
6981阅读 -
电信竞聘演讲稿
5887阅读 -
防电信诈骗
5143阅读 -
防电信诈骗
4167阅读 -
防电信诈骗
5089阅读 -
防诈骗观后感
4175阅读 -
防诈骗观后感
3158阅读 -
防诈骗观后感
3631阅读 -
防诈骗的心得体会
5958阅读 -
防诈骗的心得体会
3371阅读 -
防诈骗的心得体会
3629阅读 -
防诈骗观后感
5154阅读 -
防诈骗观后感
4396阅读 -
防诈骗观后感
4514阅读 -
防诈骗的心得体会
8387阅读 -
防诈骗的心得体会
8226阅读 -
防诈骗的心得体会
7055阅读 -
谨防电信诈骗心得体会
3497阅读 -
谨防电信诈骗心得体会
5851阅读 -
谨防电信诈骗心得体会
453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