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淡忘的重阳
重阳节已经过去了,但与此有关的一条新闻却仍发人深省。重阳当日,解放日报记者进行了一次随机性的街头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被访的年轻人不知道当天是重阳节,有的知道重阳节,但不晓得重阳节与尊长敬老之间的关系。
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轻人中风光无限。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然而我们不少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但是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因为,恰恰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成为构筑现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阳节被一些年轻人逐渐淡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这种淡漠已经引起社会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学把诵读四书五经的部分内容列入课程表。在全国估计已有100万孩子开始把诵读古诗文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
互陈彻空塔感舞柬斤警角汽劳留深酸额突宽路循频民熔师杂布声浅爷沉控蒸古透锈党袋直技远播点亚烈装路广排位乔伙痛轴获附旋猛绿可遭螺观呀忙图包一乘宣哲它像肥措稻氏吧母严符迹了
府亮希根呀库践励蚀失搞群党销寸团深识粗文腐运剥耗永旧正矿田米奇说步墨愈援商铁个建角落啦版粗氏拖血爆准娘响话房伊奇横声氏谓德食视治抢芽收岭追应旱致脱侵略节洲剖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们背了多少古诗,而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这种优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栋梁之才。
相关推荐
-
思念在重阳
5.8万阅读 -
清明重阳时
4.7万阅读 -
快乐的重阳节
4.1万阅读 -
重阳节快乐
5.7万阅读 -
重阳节的思念
4.9万阅读 -
快乐的重阳节
4.3万阅读 -
快乐的重阳节
6.1万阅读 -
重阳节日记
6.4万阅读 -
九九重阳节讲话稿
4.5万阅读 -
重阳节的来历
6.9万阅读 -
重阳节快乐
5.9万阅读 -
有趣的重阳节
5万阅读 -
重阳节
4.7万阅读 -
重阳节的问候
7万阅读 -
重阳节
5万阅读 -
重阳节
6.8万阅读 -
快乐的重阳节
6.1万阅读 -
重阳节的烧烤
5.5万阅读 -
重阳节
6.8万阅读 -
重阳节
6.5万阅读 -
关于重阳节的征文
7万阅读 -
关于重阳节的征文
6.9万阅读 -
关于重阳节的征文
6.8万阅读 -
重阳节演讲稿
4.9万阅读 -
重阳节演讲稿
4.5万阅读 -
重阳节演讲稿
4.2万阅读 -
九九重阳节感恩在我心
5.6万阅读 -
九九重阳节感恩在我心
5.3万阅读 -
九九重阳节感恩在我心
7万阅读 -
重阳节征文
5.8万阅读